■来论
哪怕生活不尽如人意,但至少,我们还有书籍。
近日,一位湖北农民工在广东东莞图书馆写的读者留言,感动了许多人。
因疫情影响,工厂停工,在东莞务工17年的吴姓农民工决定返乡,退办东莞图书馆读者证时,他写下留言:“我来东莞17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也作出回应:“感谢,我们一直在,等您再来!”
毛姆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个“避难所”不需要门票,只需要打开一本好书,就能使深陷生活泥泞的人,不至于失去希望和勇气。
虽然在打工的工厂和出租屋之间奔波,过着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在并不多的空余时间里,这位农民工仍选择让书香浸润自己。一有时间,他就会去图书馆读书,从最开始的字典、四大名著,到现在较为艰深的大部头,读得入迷时,甚至会忘记吃饭。
书籍不会辜负他,这短短一百多字的留言,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他被生活淬炼和打磨过后的那份温和与坚定。在窘迫的环境中坚守精神的富足,无关学历和职业,这份真挚的感情流露和对知识的敬畏,令人感佩。
有人说,如果世上有天堂,那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走进图书馆,人们的身份、社会地位都被隐去,人人都是平等面对伟大的思想。前些年曾有一则备受关注的新闻:在杭州图书馆,每天都有一群拾荒者入馆阅读,晚上才肯离场。当时图书馆副馆长说:“流浪、乞讨者可能暂时居无定所,可能暂时窘迫,但不代表我们可以拒绝他对文化的追求。”
在偌大城市中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接纳对知识的渴求——或许,对身在异乡的人来说,最好的礼物莫过于此。这位吴姓农民工的留言走红网络,再次彰显了图书馆“没有围墙的大学”这一角色定位,也提醒社会,应当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公共阅读服务,让每一个热爱读书的人都有机会亲近书本,有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自我的机会。
据了解,目前,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这位54岁的农民工将继续留在东莞某小区从事绿化工作,因此也能继续去东莞图书馆看书了。至此,这段故事也算形成了一个温情的“闭环”。他能如愿留在“万般不舍”的图书馆,是我们所希望的。同时,也更希望社会能够创造条件,让公益图书馆尽可能惠及每一个像他一样渴望读书的人。
正如米沃什的那首诗:“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依然是大戏台,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和光明。”
哪怕生活不尽如人意,但至少,我们还有书籍。
□彭美琪(学生)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shepingbj@vip.163.com
新闻推荐
入学时的录取通知书上写着绘画专业,大二专业分流选择壁画与漆画方向后,毕业证和学位证上的专业却变成了公共艺术专业,归属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