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端午节一开始真的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些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6-26 16:44   https://www.yybnet.net/

端午来源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真的是为了纪念屈原吗?又为什么要赛龙舟?这些真的跟屈原有关系吗?答案是,NO!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端午节与屈原之间的误会。

想要理清这之间的误会,我们得先知道,到底是先有的屈原还是先有的端午节。

我们都知道,屈原是我国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么,端午节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据考证,端午节最早是祭祀的节日。春秋战国之前,崇拜龙图腾的吴越部族,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举行部落图腾祭祀,形式是龙舟比赛。屈原自己也写过赛龙舟的场景。

赛龙舟和屈原无关,那吃粽子总该沾点边儿吧?但是,经过考证,粽子其实是,先民们祭祖和祭谷神求丰年用的,要早于屈原。

目前,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文献,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

但那时,屈原已经去世了700多年。如果端午节真的是源自纪念屈原,不可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文献记载。那屈原怎么就成为端午节的代表人物了呢?

其实,关于“端午人物”的候选,不只有屈原。在我国江浙一带的吴国故地,就有纪念伍子胥的说法。浙江部分地区,端午节又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军、打败吴国的历史。在浙江东部,又有纪念孝女曹娥的说法。

这几位“端午人物”的故事都很感人。但相比之下,屈原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远远战胜了个人恩怨情仇和亲人之间的“小爱”。所以,“端午纪念屈原”的说法也就更站得住脚了。

端午五大节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4.悬艾叶菖蒲

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5.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逢端午,人们将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原标题:《视频丨端午节一开始真的是为了纪念屈原?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那些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西双版纳沉船事故已有17人被救

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通报,6月25日凌晨,一艘载有27人的船只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澜沧江与南班河交汇处发生翻沉,25日下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端午节一开始真的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些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