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年我家打了两千多斤麦子,装了满满两大席囤。入囤那天,孩子他爸高兴地不让别人帮忙,一个人用线口袋一袋一袋往回扛。线口袋一袋能装130多斤麦子,孩子他爸汗脸上挂着笑,每扛一口袋,就大声地报一次数字,一共报了十九次。
□杜玉梅
又是一年麦收季节。
昨天晚上小儿子发来收割机收麦的视频,那么大一块金灿灿的麦地十几分钟就收完啦。儿子说:“全村的麦两天就收完啦,整个麦地像推了个光头一样。”看见老家各个巷子都晒着颗粒饱满的麦子,真为家乡丰收而高兴。
住进城里三十多年了,心里却一直记挂着农村老家的事。算日子还是习惯用阴历,做茶饭还是家乡的味道,看到天气变化首先想到的是地里的庄稼,和亲戚打电话必定会问到收成如何。看见家乡收麦,触景生情,我又想起了1981年包产到户分地的情景——
我家分到了十几亩地,只种了五分油菜,其余全都种成麦子。当时好多人对政策吃不准,说地分不长久还会收回去的,所以不愿意给地里上化肥,当然也有买不起化肥的。我丈夫就很反对分地。他说:“毛主席领导革命几十年,难道又要返回去?”
那年秋季,我和小儿子往种油菜的地里运粪,娃把架子车的襻绳都拉断啦,他爸赌气不帮忙。我半生气半开玩笑地对小女儿说:“咱明年有了油,妈给你炸油糕,就不给你爸吃。”女儿就天真地对她爸说:“你不给我妈帮忙,我妈炸油糕不给你吃。”
那时,分地实行水旱地搭配,办法是抓阄,孩子他爸生气分地就不让我去抓。我想,既然地分了,就不能马上收回去,我先挖一料子再说,所以就给那几亩能浇水的地都上了化肥。到了1982年春天,我家地里绿油油的麦苗比别人家的都长得壮实,看着一天天拔高的麦苗,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一样,别提多高兴了。到了六月,快熟的麦子被太阳一照,一片金光灿灿,麦海在微风里翻着浪花,看来丰收已成定局,村民们开始做着麦收前的准备工作。
快搭镰收割时,我既高兴又发愁,那时候既没有机械,也没有牲畜,一切都要靠人干。孩子他爸在几十里以外的县城工作,不能长时间请假。大儿子在宁夏当兵,大女儿在下高埝上学,小女儿还小,家里就只有我和十五岁的小儿子。我们娘俩起早贪黑,挥汗如雨,用镰刀一镰一镰往回收,儿子的背被太阳晒得一层层脱皮。我收完一天麦,回家还要做饭,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丈夫请了几天假,用架子车一车一车往回拉麦,大女儿也回家帮着收麦、做饭、拉车子。麦子拉到场上来不及碾打,要抓紧摞起来怕雨淋着。碾打要等好天气,一般一天只能碾一场麦子。有时候经常要等到半夜起了风,用木锨一锨一锨地扬,扬净晒干才能入囤。记得那年我家打了两千多斤麦子,装了满满两大席囤。入囤那天,孩子他爸高兴地不让别人帮忙,一个人用线口袋一袋一袋往回扛。线口袋一袋能装130多斤麦子,孩子他爸汗脸上挂着笑,每扛一口袋,就大声地报一次数字,一共报了十九次。小儿子长那么大没见过家里有粮食囤,更没见过家里有那么多粮食,他高兴地说:“妈,咱今后就能天天吃白馍细面啦!”是呀,民以食为天。人常说,囤里有粮,心里不慌,我也再不愁揭不开锅啦。集麦秸那天,左邻右舍都来帮忙,我给乡亲们擀的剺面,炒了好几个菜,心里再也不害怕大家吃了。乡亲们高兴地喝啤酒吃新麦,一起庆祝丰收。
想起过去收麦,不下雨不耽搁也得忙活半个多月二十多天,有的村上碾打完要一个多月时间。看看现在农民种地有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一切都是机械化、电气化,一个人一天能干几十个人的活,又省力气又省时间,时代发展得真快呀!
新闻推荐
记者14日从民航局获悉,《民航局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执行10天来,开出了第一份“熔断指令”。鉴于6月11日南航CZ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