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丝绸有72个非遗项目。得知这一数字的时候,上海丝绸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一东心情有些复杂:“非遗不能只靠救,还要变。”
6月13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2020首届上海非遗购物节和78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徐汇区文旅局副局长蒋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该区正梳理辖区内36项非遗项目,结合文物建筑,拟于今年旅游节期间,推出非遗线路。目前,该区部分非遗项目已开放预约体验。
同在当天,上海市徐汇区文旅局在抖音等平台推出“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非遗云旅游直播,两位文旅达人带来6小时不间断直播,带领观众走进乔家栅体验中心、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雍荷堂沉香馆、京剧传习馆、上海丝绸公司等5处非遗特色场地,探寻传统非遗、文化传承、时尚设计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羁绊,了解海派非遗文化,感受非遗的魅力。
淮海路的淮海大楼底楼,乔家栅乔咖啡正红色的大门已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每天,来这里体验西式乔咖啡搭配中式点心的客人络绎不绝。
不仅仅是味蕾体验。蒋艳告诉记者,每个月,这里还将定期举行非遗市集,由徐汇区非遗办和乔家栅共同组织。非遗传人在这展示和讲解盘扣、剪纸等非遗项目的做法。而作为上海市级非遗项目,这里也可以亲自体验乔家栅糕团和烧卖制作。市民可通过徐汇文旅和乔家栅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每场分享限额20-30人。
走进位于吴兴路的上海丝绸集团一楼,左手边,是丝绸旗袍店,右手边,则是丝绸文创产品展示和体验区。
李一东进入丝绸行业已20余年。他说,非遗要传承,一方面,优秀的传统技艺必须坚持;另一方面,必须要创新和发展。
缂丝制作工具。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摄
比如,缂丝,在丝绸行业极为特别。李一东介绍,传统技艺里,双面绣,实际上是三层,两层是刺绣,中间一层是底布,线头可以藏在夹层中。但缂丝作为丝绸13大品类中的一种,虽然两面图案都很鲜明,但只有一层。换句话说,这就要求工人在织布的时候,将各种丝线准备好,根据图案和颜色的要求,随时变换。往往,一小幅缂丝,就要耗掉一名资深工人一天的时间。因为数量极少,在古代,民间很难见到,大多只供皇室。
“我们将缂丝保留下来,而且坚持手工制作,这是必须传承的部分。”李一东说。
缂丝屏风
但上海丝绸集团的传承并不拘泥于保留。这些年,上海丝绸集团在旗袍的面料上做了很多创新和突破。比如,使用丝绵混纺。而这里的丝绸面料,成为一大特色。另外,还在简单的旗袍上,坚持滚、嵌等传统技艺,并适当加入中国风元素。也正因为一系列的创新发展,上海丝绸集团的旗袍,成为如今海派旗袍的一大代表。(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北京头条客户端6月13日消息,日前,北京市出现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病例,其活动轨迹涉及平谷区东寺渠市场。刚刚,平谷区卫健委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