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③)短信提示工作人员采用相应措施处理。”杨学斌介绍道。
一台远程交互办税设备再次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大厅工作人员进行了一番演示。杨学斌介绍说,使用远程交互技术,让纳税人突破物理空间限制,与税务人员实现视频对话、资料扫描、指纹采集、证件感应、信息输入等交互,实现与税源管理人员和审批中心人员物理上背对背、空中面对面交流,促进了廉洁从税。另一方面,我们使用了三方视频远程交互系统,窗口工作人员可以开启多方通话,连线各管理科所坐席对纳税人问题进行会诊,并做到全程留痕,有效避免纳税人来回跑,切实落实好首问责任制。
正如在办理业务的深圳市飞能量科技有限公司办税员周文所说,“税费在减少,办税的便利度却不断在提升。”这也是龙华区税务局加快“放管服”改革的一个缩影。
科技赋能带来“幸福税感”
龙华区税务局通过导、联、转、查四位一体的“智税通”平台,着力构建税收“智”理系统生态,为纳税人带来更直接、更实在的多元幸福税感。
据了解,目前“智税通”平台除了推出大厅服务“智”导管家化,探索“人脸识别”与税务数据的成果集成应用,提供全流程智能导流一体化的伴随服务之外,还加快征纳互动“智”联便捷化,以智能填单、智能预审为方式,推行流程数据共享、结果信息互通、辅导提醒“智”选的税企互动新模式,试行风险隐患“智”查定制化,将涉税风险排查环节从传统的税务人员后端管理发起前移至纳税人前端自助办理。
智慧大厅,高科技元素无处不在。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日常税务工作中,通过定制语音和批量自动拨打功能替代税务人员手动逐户拨打电话的方式,告知纳税人培训、宣传、参会、更正行为等提示事项,可实现对辖区内纳税人辅导提醒的全覆盖。
科技化与人性化服务的结合还体现在自助办税设备配置的“按铃服务”装置上,按一下自助机器旁边的求助铃,导税人员佩戴的智能手环马上就能接收到纳税人发出的信号。“依托智能化系统与设备,导税制度从固定导税制度转变成流动导税制度。纳税人在自助办税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实现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导税人员。”杨学斌说。
优化营商环境被列为深圳今年的“一号改革工程”。如何提升纳税人的办税体验、更有效地传递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深圳税务部门用创新推动改革,为纳税人提供智能办税服务。目前深圳的纳税人在申报阶段的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一次性办结事项超过84%、网上申报率达96%、2019年度电子税务局申报数量达2198万笔、窗口业务平均办理时长在6分钟以内。
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
新闻推荐
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替代产品 青海瞄准塑料全生命周期整治“白色污染”
本报讯(记者邢生祥)近日,青海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强化政府监督管理,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