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在武汉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一小学操场检测点,工作人员对市民进行核酸检测 新华社发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2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排查工作情况。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卢祖洵介绍,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9899828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检出无症状感染者300名、检出率为0.303 /万,追踪密切接触者1174名,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均进行了医学隔离观察。
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亚波说,集中核酸检测排查的结果表明,武汉已是一座健康和安全的城市,可以让全国人民放心、让武汉人民安心,给社会注入更多的信心,促使人员合理流动,促进社会秩序全面恢复。胡亚波介绍,本次集中核酸检测费用由政府承担,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总支出大约9亿元。
记者从会上获悉,4月26日以来,武汉市疾控中心对106例无症状感染者提取痰液和咽拭子样本,送至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和湖北省疾控中心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测序分析,未培养出“活病毒”。
5月14日以来,武汉市疾控中心对300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家庭及居住环境进行采样。对无症状感染者使用的口罩、水杯、牙刷、手机和地板、家具、门把手、卫生间、地漏等采集擦拭样,并采集了部分电梯按键、楼道物品等擦拭样,共3343份样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300名无症状感染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的结果显示,IgG单阳187人,IgG、IgM双阳3人,IgG、IgM双阴110人,没有提示为近期感染的IgM单阳情况。
武汉市邀请了包括李兰娟院士在内的专家对集中核酸检测排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判,基于这次排查未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的情况和以上这些数据,目前没有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
十几天如何完成近千万人口检测?
武汉卫健委回应外界疑问
此次集中核酸检测是如何组织实施的?怎么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集中核酸检测?在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卫华回应了外界的疑问。
王卫华表示,关于集中核酸排查的组织实施问题,武汉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非常关注现场的组织实施,做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营造全民知晓、支持、参与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网络”和“网格”力量,通过新闻媒体、手机短信、微信群、社区广播等多种方式,将《核酸检测十问十答》等信息广泛传递到广大市民,让更多市民参与和支持核酸检测排查工作。
其次,规范有序的组织。全市设置采样点单日最高达到2907个,工作人员28万多人次、医务人员5万多人次参与采样、服务。通过分时段、分社区组织,减少居民等候;采取划设一米线、专人维护秩序、专家现场指导等措施,确保采样工作安全有序。为尽可能做到全覆盖,各区设置“查缺补漏”采样点,成立了流动小分队,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人员,采取上门采样服务。
第三,加强流程管理。制定了《全市新冠核酸检测筛查现场采样工作督察记录表》,明确了31项督察内容,从采样点管理,样本采集、运送保存、以及工作人员防护到医疗废弃物的处置等,经过督查组现场督导、量化评分,进一步加强了组织管理、质量控制。总之,通过精心谋划、精细组织、精准服务,保证了集中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开展。
关于如何用10来天的时间完成千万人口的核酸检测,王卫华表示:一是挖掘内部潜力。在原有23家检测机构的基础上,动员了全市的40家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参与此项工作,检测机构由23家增加到63家,大幅度地提升了核酸日检测能力。
二是调集全国资源。为完成集中核酸检测工作,各检测机构通过调集人员、增添设备、加强培训,在集中核酸检测期间,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工作人员从419人增加到1451人,设备从215台套增加到701台套,人员倒班、设备不停、24小时满负荷运转,这也是检测能力提升的原因之一。
三是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科学的方法也是提升检测能力关键。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多批次小样本实验,经省、市专家专题论证,一致认为:混样检测适合于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混检单次不超过5个样本合并检测,这样在短时间内提升了检测效率。通过以上3个措施,武汉市日检测能力从30万人次快速突破100万人次。
综合新华社、湖北日报
新闻推荐
新华社武汉6月2日电5月14日以来,武汉完成近990万人集中核酸检测,无症状感染者检出率仅0.303/万。此次集中核酸检测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