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霞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吐谷浑史研究经历了第一次高潮。这期间,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是周伟洲先生的《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此后,关于吐谷浑历史再无系统性的研究专著。今年,我们欣喜地看到第二本吐谷浑史研究作品问世,即李文学教授的《吐谷浑史研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对关注吐谷浑史有些年的我,读此著颇有感慨。
作者问题意识强烈,研究和书写思路清晰。全书分上、下篇两大部分,即吐谷浑的自我塑造和吐谷浑的区域互动。在此整体思路之下,文中所涉及的部落迁徙、疆域中心、与周边各民族关系互动等各章节,才显得不似简单的个别研究,而是相当程度上贯彻了作者整体思路的“零敲碎打”,有些探究补足了吐谷浑历史的一些缺乏重视的问题,成就了另一番吐谷浑史的风景。
上篇的特色是对问题探讨非常深入,有理论观点,也深具时代特色的创新。如迁徙原因的分析考证、地域制度的演变过程、主要疆域部分的变迁等。迁徙原因部分作者着墨不少,详尽分析考证了吐谷浑迁徙的真正原因,并非前人所认为的经济基础之因。这一问题的结论,实际上也体现了每一代学者基于知识理论结构的差异,而做出的历史问题归因的差异,很具有各自的时代特色。政治中心及其疆域部分则系统地论述了吐谷浑从果洛一带到黄南,再到祁连山以南、青海湖周围地区的发展过程。
下篇对吐谷浑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史进行梳理,是对既往吐谷浑史研究的最重要补充。到目前为止,作者最全面地研究了吐谷浑从起始到宋辽时期的民族关系史。以吐谷浑为中心,系统性地补充了其与东西南北各时期民族的关系史。
本著不是历史过程的叙述之作,而是考、论、叙结合的研究性著作。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吐谷浑研究其实是解剖一只麻雀,借此进入民族史领域。如地方统治制度的演变一节,作者实际是借吐谷浑地方制度形式的变化来思考更广更深的问题。再如,作者在研究吐谷浑婚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认为是一种游牧民族朴素的社会保障机制,否定了以前一些泛泛之论,有理有据,旗帜鲜明且具有时代特色。
除以上创新和特色外,该著也难免有不足之处,诸如吐谷浑的民族过程、完整的历史,作者没有全部地予以呈现。譬如西夏的吐谷浑史、吐谷浑亡后青海地区的吐谷浑历史的一些具体细节等,应该是受到了资料匮乏加之古藏文解读困难的限制。另外,互动关系史的研究中如果能增加同时期区域内多元互动的关系结构论述,可能会更加完整。
然而,总体观之,这部著作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它既解决了吐谷浑历史的诸多问题,同时也以其研究和思考留下和引出了吐谷浑史研究的另外一些问题,可以说是吐谷浑历史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新闻推荐
“大产业”构建 “大党建”引领 “勤文化”铸魂 陕北矿业神南产业公司企业文化师竞聘打造“德才兼备”队伍
编者按党建引领文化,文化提升管理,是企业将党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及生产经营管理融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是提升党组织在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