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来源:界面新闻 2020-05-28 15:55   https://www.yybnet.net/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20年5月28日下午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施行后,我国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正式出台后,我国民事权利保护将进入法典时代。它采纳“七编制结构”,分别由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组成,共1260条。

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着手第一步的民法总则制定。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此后,全国人大抓紧开展民法典编纂第二步的各分编编纂工作。

三年来,各分编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和公开征求意见,最终和民法总则合并,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2019年12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经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民法典起草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法研究室主任谢鸿飞对界面新闻介绍,民法典是社会的基本法,它调整四大领域:一是市场经济领域。这是民法典传统上最为重要的功能。二是非经济的社会领域。以非营利法人为代表,可缓解国家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巨大压力,为民众实现自己超越精神提供法律工具。三是婚姻家庭领域。这部分调整的是自然人的身份关系,包括父母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其他近亲属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人死亡后的继承关系。四是个人私生活领域,主要体现为各种人格权,尤其是隐私、个人信息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5月22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民法典草案说明时表示,民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是对我国既有法律的尊重和延续,也回应了21世纪的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王轶对界面新闻表示。

新闻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段丽元建议:加快推进民族自治地方撤县设市设区

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段丽元建议,应加快推进民族自治地方撤县设市设区这项工作,助推民族地区的脱贫...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