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闭幕会召开。会前,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部分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甄贞回答了记者提问。
有记者在“委员通道”上提问,“近年来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开展了保护长江、黄河,保护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工作,备受社会关注。在您看来,公益诉讼怎样解决痛点难点问题?”
甄贞表示:公益诉讼是一种特别的诉讼制度,公共利益是人民的利益,公民个人发现公益受损害的时候,由于缺少专业技能和收集证据的手段,往往很难承担诉讼重任。而检察官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更能够替人民行使这样的职权。他们通过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环境保护的安全。
甄贞举例说,几年前在郑州有一个公司,未经行政机关批准,在黄河滩区建立了一个主题的公园。公园建设的过程中,行政机关九次做出行政处罚命令,但是都未能按下终止键。公园建成后,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严重威胁了黄河行洪的安全,检察机关调查取证,及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最终,全部拆除了所有的违章建筑。
她表示,近年来,检察机关服务长江、黄河,发展国家战略,开展“一条长江,共同保护”、“保护母亲河行动”,通过检察建议和挂牌督办案件,办理了一批公益诉讼的案件,与法院和其他行政机关联手,使长江和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她还表示,在推进公益诉讼的过程中,从顶层设计到具体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国家公益诉讼制度,形成了维护司法公益的中国方案。一纸建议,一诉良方,查办一个案件,治理一片,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到了公益保护的获得感。
据甄贞介绍,检察官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时候,秉持双赢、多赢、共赢的检察理念,始终把坚持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司法选择的方案,面对侵犯公益的难点、痛点问题,敢于向前,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
甄贞表示,检察机关聚焦大气、水、土壤污染,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食品、药品、网络、外卖,维护千家万户舌间上的安全;聚焦公共服务,维护消费者权益,运用司法霹雳手段,维护英烈的光荣与尊严。检察机关真正做到了哪里有人民群众的诉求,哪里就有检察蓝。
“作为一位政协委员,我一直关注公益诉讼话题,想用提案建议推动公益诉讼更加完善,行稳致远。再次,我更想说公益诉讼姓公,但它不是检察机关一家的事,需要平衡,需要维护,需要统筹社会的力量,做好国家队、社会队的整合。而检察人在这里面更起着担当和向前的作用,公益诉讼离不开所有公众的参与。”甄贞说。
最后,甄贞呼吁:“我们要坚持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对侵犯公益的行为坚决说不,打赢保卫公益的人民战争,让我们共享美好生活,共享看得见绿水青山、留得住记忆的美丽中国。”(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新华社昆明5月27日消息,据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政府新闻办消息,受近日持续强降雨影响,贡山县多地发生泥石流、塌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