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5月2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处获悉,今年她带来了《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建议》。
刘红宇介绍,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日常生活的场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线上娱乐、线上聊天、线上支付、网上挂号、网上办事,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效率,也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年轻人刷刷手机、“动动手指”就能解决的事情,对于很多习惯了看报纸、电视,面对面交流的老年人来说,“线下”和“线上”之间却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数字鸿沟”,成为了互联网中的“孤岛”。
“去年年底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指出,当下我国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其中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刘红宇说。
此外,刘红宇在社区调研中听到很多老人集中反映,现在交电费、水费都在网上缴;在医院挂号很多已转移到网上挂号,线下门诊排队不仅人多还经常挂不上;去银行办事经常被要求注册网银,线下窗口排成长龙;到政府窗口办事也会被要求先关注公众号、安装app和扫描二维码……对于大部分并不熟悉互联网的老年人来说,互联网不仅没有带来方便,还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应将老人排斥在外,老年人也有权利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刘红宇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议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手机使用培训,以帮助老人群体能够通过线上娱乐、线上聊天等移动互联网应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其中在城镇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作用,开辟专门的班级和课程,扩大招生规模;而在农村地区,则建议定期组织巡回讲座的形式,为农村老人群体提供相关培训。
二、建议在基层政府的行政服务窗口、医院增设志愿者服务岗,协助老年人通过移动互联网办理相关业务,保证老年人能够享受必要的公共服务,同时倡议和引导包括银行、电力、水务等企业增设志愿者,为不会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协助,提升老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便利程度。
三、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发操作简单、适应老人操作习惯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针对性疫苗可能是这场全球大流行的“终结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有超过120个疫苗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