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对话大咖——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敬请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9年的60.60%,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会造成某些领域的短板,带来可能的安全隐患。防控疫情既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压力”测试,也是对城市机体状况的健康“体检”。
近日,城市进化论联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城乡规划》杂志社、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推出系列访谈节目《后疫情时代的城乡规划变革》,本期嘉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在他看来,疫情危机考验着一个城市的及时响应能力,救治隔离能力,以及药物疫苗研发能力。此外,对于一个城市的管理者而言,还面临着让城市保持常规常态化运作,经济保持继续延续的挑战。
“这次疫情对公共卫生、医疗、经济、城市规划等各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重大课题,因为我们都不知道下一次疫情是什么时候来临。”
控制、规划与协调是重中之重
城市进化论:作为传染病学的专家,您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此次上海防疫有哪些经验和特色?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推广到全国?
张文宏:现在讲马上是后疫情时代,实际上还为时过早。我们比较乐观地讲,现在应该是一个疫情中时代,只不过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处的位置可能略有不同,等于是有些地方会跑得快一点,有些地方跑得慢一点。
疫情在全球的扩展蔓延,有不同的时间点,出现不同的疫区中心,现在慢慢形成多点爆发的态势。中国这一次疫情因为早期的介入比较早,整体上政府控制的力度也比较大,整个的民众配合也比较好,所以疫情控制过程结束得比较早。
但是目前世界所处的位置,其实不属于正常时代,正常时代我们叫normal life,就是说正常生活。在疫情来之前,我们才认为是正常生活,现在全世界都是封闭的,如果再这样封闭下去,会受到极大影响。
所以马上提疫情后时代,实际上还不是,应该是疫情中时代。现阶段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全球后面的疫情,各个国家会不会逐渐地趋同?这件事情也不清楚,所以说在疫情后面还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中国在这次疫情中,整体上控制得非常好,甚至于因为控制得太好了,在国际上还产生了很多不信任的声音。但事实上,对于传染病疫情来讲,这是最不可能隐瞒的事情。
像今年5月1号,我在上海又看到了人山人海的景象。这说明一个什么情况呢?说明在前阶段,大家对上海疫情控制是相当有信心的。当然作为传染病专家,我还是要呼吁大家,在人群聚集的时候,采取好防护措施,否则会产生风险。
从防疫经验上来讲,在集中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共二字是核心,整体的控制、规划与协调,是重中之重。上海此次疫情防控,也是整体协调、控制、民众配合的结果。
事实上,疾病的传播是一个大的循环,如果要阻止疾病不断扩展,就要把所有环节全部切断。这当中涉及到对病人饱和式的检测、密切接触者的追踪,重症病人的集中救治、社区内风险病人的管控、周边人群之间的交通,这是一个大规模的系统工程。
事实上,在疫情爆发时,我们能在多长时间、用多好的效果把它控制住,就在于你能不能对这个系统工程采取有利的把握和控制。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上海作为30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 如何在早期把这个系统工程的各个环节做好,事实上也涉及到城市管理的能力,这也是防疫成败的一大核心要素。疫情危机考验城市及时响应能力
城市进化论:上海提出未来要建设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您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哪些领域是建设重点,哪些是短板?
张文宏:“到2025年,让上海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这是今年4月7日,上海市召开公共卫生建设大会上提到的。实际上,以前我们在公共卫生领域很少提这样的口号,这是在此次公共卫生事件后,我们做出的改变。
在这一次全球疫情蔓延至今,还没有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时,中国在早期动用了整个社会的力量,把系统工程控制得非常好,但不代表我们现在整个公共卫生体系就没有短板。这一次,上海市在公共卫生建设大会上提出的20条,事实上就是尽可能地弥补在这一次公共卫生事件当中,我们发现可能会存在的短板。
针对此次疫情,上海采取了极端重视的态度。武汉在1月20号宣布疫情爆发,人传人以后,在国家统一的统筹安排下,各个省市都做出了一级响应,上海也是。
但是一级响应以后,我们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早期广泛的检测、隔离、追踪、社区的管控、道口的管控、输入性人群疫情的管控等等都随之启动。事实上从预防的角度来讲,做得越早就越好,以通俗的语言来讲,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但是在过程当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包括疫情早期是否有足够的诊断试剂储备,有成熟的药物、疫苗研发平台?防护装备、疾控人员配备是否到位?对疫情后期走势的预测、跟整个模型的计算是否到位等等。
这涉及到整个城市对感染病的预警、处理,还有后面的救治,是一个多环节的内容,还有很多跨医学的范畴,包括城市出现大规模疫情时,市内物流如何保障、隔离点如何处置等,这些问题都会成为此次公共卫生计划的内容。
打造一流的公共卫生城市意味着,在任何一种疫情的危机下,无论是国内爆发的,还是国外输入的,我们都应该具备第一时间响应的能力,救治、隔离的能力,药物、疫苗研发的能力,还有整个城市保持常规化、常态化运作,经济保持在一定水平上继续延续的能力。
这些对所有的城市管理者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觉得这次疫情对公共卫生、医疗、经济、城市规划等各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重大课题。因为我们都不知道下一次疫情是什么时候来临,而且是哪一种类型的。
公共卫生事件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是全球范围的灾难性事件。对于这种不确定灾难,我们可以做哪些确定性的准备,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现在不单单是中国,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在抗疫的同时,家也在紧锣密鼓地做下一步的研究、设计。
任何外防输入的处置,都有一定失败率
城市进化论:目前我国正在强调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国的医疗体系做了哪些准备?有哪些会成为常态化的管理措施?
张文宏:前面我提到,现在是疫情中时代,国内疫情控制得不错,接下来外防输入仍是重点,特别是在全球重新打开以后。我估计这次全球重新打开的时间节点,不会是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的时候才打开,有可能会提早。提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各个国家在病例数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后,会纷纷地打开,这以后,我们会面临一个外防输入的风险。
任何外防输入的处置,都有一定的失败率,哪怕是万分之一。任何传染病防治措施的成功率,也不可能100%达到,因为这是大的人群的概念。如果有个别病例散发在整个社区里面,就会引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
所以我们国家现在在做的两点,一是外防输入,尽量做到闭环管理,入境人群的监测检测都做到位。二是内防反弹,目前上海市已经着手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落实公共卫生大会提出的20条举措,这些都会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提供很好的保障。“硬核”的关键是有些短板,你愿不愿意讲
城市进化论:有网友亲切地称呼您为“硬核”医生,您如何理解这两个字?
张文宏:我其实不是很了解这个是什么意思,我自己觉得医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所谓的“硬核”大家以前很少听到医生讲这些话。比如说我们在城市公共卫生防控中,其实最关键的是有些短板,看你愿意不愿意讲,讲了可能就是“硬核”了。
我认为在各个领域,在国内现在的环境之中,也在鼓励大家在不同的场合能够多表达自己对于所在专业领域的独特看法。因为各个专业有其独特性,对于大众来讲很难理解。关键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能不能把这当中独特的东西,拿大家听得懂的语言讲出来,就像做科普。
所谓的专家,老百姓认为你讲的还可以,叫你专家,认为你讲得差,你就是“砖家”。这里并不涉及到一个普及的问题,而是民众有权利了解我们现在所要采取的政策,像公共卫生政策、医疗政策,都有一个告知和沟通的过程。
所以将来我觉得科普的真正内涵,事实上会逐渐过渡到沟通这样一个角色。你沟通得好了,能够把真实的情况讲给大家听懂了,这就是所谓“硬核”。如果很多事情不说清楚,说出的话就是软的,我相信现在“硬核”也不是我一个,很多人都很“硬核”。
包括我们中国的民众就是“硬核民众”,没有这样的“硬核民众”,就不大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疫情控制住。现在大家已经看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疫情控制得并不是很好,这当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大家是否把疫情防控看作是全社会共同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医疗工作者的事情,所以我觉得“硬核”这个词内涵应该还是很深的。
城市进化论:最后想请您对广大观众朋友说一句话,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张文宏:我希望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好,也希望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将来的生活有保障,而且一直可以生活在一个健康的、没有瘟疫威胁的,或者哪怕是在瘟疫来临之后,我们也可以勇敢面对的安全的城市,希望我们大家生活得更好。
原标题:《对话“硬核”医生张文宏:如何完善一个超大城市的“免疫系统”?》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5月2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网易公司了解到,今年,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围绕促进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