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1952:曹杨新村 历史碎片与影像摆拍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5-19 21:02   https://www.yybnet.net/

原创 大头费里尼 八部半

文|费里尼

1952,记者很忙。

这一年的6月25日,新中国第一家工人新村——上海曹杨新村大门处的电钟进行安装。《解放日报》摄影记者俞创硕站在安装扶梯的约十米处,仰拍留下了影像。

这并非俞创硕第一次来曹杨新村。根据60多年后他留存在底片资料库上标注的时间,之前一天6月24日,在曹杨一村后来那座非常著名的架在曹杨环浜之上的“红桥”上,一对夫妻依桥而立脉脉凝望的镜头永久地留在了他120相机的胶片上。

画面上,两人都露出洁白的牙齿,妻子看上去比丈夫更显得健硕——她更像《良友》画报的某期封面女郎而并非“勤生纱厂女工孔阿菊”(摄影者标记)——是的,目前我能看到的关于那组照片的说明的确这么写着。

孔阿菊和丈夫徐真华在曹杨新村“红桥”

在拍完电钟的次日,俞创硕又来到了曹杨新村,在村口的某个制高点上,留下一张“新建工人住宅曹杨新村”的中远景。

四天后的7月1日,俞创硕再次找到了孔阿菊和她的丈夫“国营第二纺织机械厂徐真华”。或许之前的照片不那么让他满意。拍摄地点还是“红桥”——不看留下的文字资料,你会误认为和之前“脉脉相望”的是同一天。夫妻俩洋气十足的装束未变,不同的是道具增加,自行车从一辆变成两辆。图片说明:休假日徐真华和孔阿菊骑了自行车一块儿去看电影。和之前摆拍痕迹稍浓的那张比,夫妻骑车的,多了一丝灵逸。

就此,在徐真华与孔阿菊的故事里,俞创硕暂时退场。不过仅仅隔了一天,1952年7月3日,俞的同事汪刚再次找到了这对已然十分具备镜头感的夫妻。汪刚的任务显然是“让时光倒转”。在他留下的两幅照片上,第一张的图说为“徐真华和孔阿菊搬进了曹杨新村”,照片上孔阿菊左手抱一个孩子,右手牵一个,手上的已经酣然入睡。徐真华右手提一只皮箱,左脚正踏在楼房进单元门的台阶上。和之前身穿“洋服”在红桥留影不同,夫妻俩这次穿的都是略显皱巴巴的解放服。第二张“徐真华和孔阿菊搬进了曹杨新村,他们愉快地布置着新房”。

当然这也不是汪刚第一次进曹杨新村拍摄。就在俞创硕第二次找到徐真华孔阿菊补拍镜头的那天,汪刚也在。时间应该比“看电影”的稍晚,“国营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陆阿狗与黄梅狗等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就在草地上下棋”。照片正中摇着蒲扇的还是徐真华,十分抢镜。他右手边膝上坐着一名胖孩子的应该是陆阿狗,当时著名的劳动模范(我1990年代中采访过陆老,当时他已不在曹杨新村)。

至此,本组照片的时间线基本厘清。历史碎片与影像摆拍犹如硬币的两个面,让我们在将近70年后得以一窥这个城市曾经的色彩。摆拍,然后包浆,也变成了历史。

俞创硕、汪刚这对同事如此钟情同一个题材的原因不难理解。作为新中国样板式的工人新村,曹杨新村(一村)无论在建筑史还是城市史上留下可堪论争的话题都不可谓不丰富。和之后建造的曹杨二村——N村以及之后上海大规模上马的甘泉、宜川、同泰、顺义、石泉、金沙、普陀等仅仅为了解决住房而在建筑上乏善可陈的工人新村相比,红瓦白墙、每公顷的密度仅为278人曹杨一村,是开始,也是结局。

曹杨一村的设计者汪定曾193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38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筑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建国后,曾任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主持、指导了上海体育馆和上海宾馆等工程的设计。他还参与了延安中路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馆)50米大跨度拱形屋盖的设计。

汪定曾设计的曹杨新村,既有上海旧时弄堂的情趣,又不乏欧美社区的影子。1929年美国人科拉伦斯·佩里创建了“邻里单元”理论,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的“细胞”,并把居住区的安静、朝向、卫生和安全置于重要位置。在邻里单位内设置小学和一些为居民服务的日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及设施,并以此控制和推算邻里单位的人口及用地规模。

回溯曹杨新村建成之后的种种,与“邻里单元”理论显然暗合。在新村落成的同时,新村的第一家商店――曹杨商场的前身曹杨新村商店也正式挂牌营业。此外还开设了菜场、老虎灶、浴室、公共卫生间等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设施。居民入住两个月后,新村的幼儿园――即现在的上海市实验幼儿园,新村小学――即现曹杨中心小学都很快建成。

照片上这两个小姑娘,今年还不到八十岁,你们还在上海么

汪定曾据说后来受到了批评。我猜是因为“过于奢侈和理想化”的设计。这让曹杨一村成为整个“曹杨系”乃至整个“工人新村”矩阵里的异数。当然,这也是2005年曹杨一村跻身上海历史保护建筑的主因。1952年5月曹杨一村竣工后,那里的建筑曾被称为“苏式洋房”,其实汪定曾致敬的对象无疑更靠近科拉伦斯·佩里,只是彼时不可言说而已。

一个牛人设计了一个曾经很牛的村落,这是上边的故事。最后说点边角料的牛事——摄影者俞创硕。被称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的俞创硕拍摄过1938年11月的长沙大火、第三战区反攻南昌的战役、重庆校场口隧道大惨案;1945年,抗战胜利后,俞创硕回重庆采访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三人和谈小组以及董必武、叶剑英等讨论组成联合政府的活动……朱总司令那张广为人知的《良友》画报封面照,正是出自俞创硕的镜头。

1949年之后,俞创硕任《解放日报》摄影记者。拍摄曹杨新村包括之前新时代来临之后的种种,于他是某种结局,更是开始。

原标题:《1952:曹杨新村,历史碎片与影像摆拍|八部半》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朱畴文:武汉归来话疫情

【编者按】疫情之下,“复旦通识”组织“学人疫思”系列,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邀请不同学科的教师撰文,从各自的专业领域与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1952:曹杨新村 历史碎片与影像摆拍)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