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澎湃新闻从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蒋齐处获悉,今年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盐池试验站的相关调研成果,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原保护和利用政策》的提案。
蒋齐表示,当前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2018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5.7%,较2010年提高4.7个百分点;天然草原年鲜草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0亿吨以上。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基本实现全覆盖,有效调动了牧民实行禁牧和限牧的积极性,减轻了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
但是与传统牧区相比,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生产力与人口之间矛盾更为突出,草原生态的不稳定性和敏感性更加明显,更容易产生农田沙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巩固生态保护成果的难度较大。自2011年以来,国家累计投入草原生态补奖资金1326亿余元用于禁牧、草畜平衡和生态奖励,但对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性设施的投入相对较少。而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区大多自有财力不足,制约了产业转型发展和生产效率提升。如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低、屠宰实际加工能力低、产品加工水平低等问题较为突出。
此外,《土地管理法》《农业法》《草原法》中草地和草原的关系没有界定清楚,造成牧区之外的草地或草原处于“可管可不管”的状态。与美国、澳大利亚等草原管理较为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草原牧区生产生态监测统计在基础研究、技术装备、监测能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日常监督管理以“人管”为主,“技管”水平低。如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草原监管和草业监测统计、技术支撑等人员9000余人,每人平均监管60余万亩草原,国家级草原监测点只有300多个。
为此,蒋齐在提案中建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将于2020年到期,鉴于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原生态仍然脆弱,建议保持政策延续性,避免产生“一放就乱”的问题。并尽快完善新一轮补奖政策的顶层设计,为草原生态保护和利用提供政策保障。同时,通过推进种养结合的现代草牧业发展、持续提高草原监管和服务水平、积极拓宽牧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措施,保护、修复草原生态系统。(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云南省纪委监委网站图“失实检举控告澄清会为我卸下了包袱、消除了顾虑,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组织的强大力量和温暖。”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