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后备力量,肩负着未来前进与发展的重任。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呵护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为未成年人打造更加和谐、绿色的网络家园,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2020年5月15日,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沈阳教授团队以游戏平台、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这三类青少年网络参与程度最高的平台为评估对象,联合发布《青少年互联网平台参与风险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当前网络游戏平台、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在青少年群体中显现出安全风险度,衍生出一系列风险因素。其中,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的核心风险来源,其代入式娱乐形式更易使青少年沉溺成瘾,对青少年影响相对较大。
本次报告采用大数据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个人隐私泄露、不良信息接触、网络违法侵害、网络沉迷成瘾四个维度,对涉及到青少年的网络平台风险发生频率和传播声量进行分析,对主要网络平台风险类型进行分类分析,并综合计算得出各平台的风险度评级。
在网络平台风险类型方面,报告数据显示,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发生风险行为的核心来源。作为最大的青少年风险行为平台,网络游戏平台存在多种风险并行的危机性,涉及不良信息接触、网络违法侵害、网络沉迷成瘾等多种风险,其中以网络沉迷成瘾风险最为突出。此外,游戏平台的风险事件曝光度最多,达到75%。
社交平台风险行为主要集中在网络违法侵害和网络沉迷成瘾。其中,网络违法侵害风险中,网络诈骗占比高达 46.67%。网络沉迷成瘾风险中,社交平台所引发的过激或极端行为较多,占比达到 26.67%,仅低于游戏平台。
短视频平台风险突出表现在不良信息接触风险,涉及不健康行为、涉黄涉暴行为、扭曲价值观等方面。其中,不健康行为误导风险占比最高,达到 33.33%。
风险度评估方面,报告根据风险传播频率和传播声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游戏所带来的的综合风险度最高,风险度评分为4.0分,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评分依次为3.5分和3.2分。报告指出,在网络游戏平台上,青少年受到不良信息影响、违法侵害、网络沉迷成瘾的现象较为严峻,大量社会案例频频受到舆论关注。
青少年行为的引导和心理建设,离不开教育机构、政府、互联网平台企业、家长以及社会群体等各方力量的相互配合,以形成良性的、可循环的协作机制。报告认为,应从加快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立法工作、推进精细化与准确化监管、加强互联网平台行业自律等角度入手,结合大数据技术、网络加密技术等新技术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推进企业、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建协同共治机制,共同打造积极向上的青少年用网环境及健康和谐的互联网内容生态。
随着手机等移动端设备的普及,中国移动互联网迅速收割流量红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方面,以网络游戏、社交、短视频为代表的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为青少年在知识获取与更新、视野拓展、兴趣培养以及技能提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工具价值;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自身的产品特性和内容生态现状,也给广大青少年群体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隐患。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ID:zgqsnmtxh)
编 辑 | 骆迈京、刘思琦
校 审 | 徐兴邦、肖 健
原标题:《《青少年互联网平台参与风险研究报告》:青少年使用网络面临的4大风险》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科普《我是故宫“看门人”》单霁翔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世界读书日前后,文坛可谓佳作不断。值得一读的是刚刚出炉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