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一带一路”气候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友桂研究组提出对中亚黄土来源的新认识,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球科学评论》。
中亚黄土的来源是中亚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是古气候指标解译、古大气环流恢复和气候环境重建研究的难点之一。一般认为,中亚黄土来源于中亚干旱区的沙漠,今年2月中美地质学家发文,将中亚黄土的成因归为“山地源区—河流搬运—沙漠过渡”模式。根据最近几年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我国新疆黄土野外调查和地球化学示踪方面的工作,宋友桂研究组发现,在中亚黄土的形成过程中,中亚干旱区的沙漠并未扮演重要的“中间储库”角色,恰恰相反,这些沙漠并不是中亚山麓黄土的主要物质来源,天山山麓冲洪积物以及河流冲积物才是中亚黄土和沙尘的最主要物质来源。这些新的认识得到现代卫星观测资料的证实。该研究组提出中亚黄土成因来源系“山地源区—河流搬运”模式。
这一结果对中亚黄土古气候代用指标解译和古环境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区起沙、搬运和沉积过程等沙尘循环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张 梅)
新闻推荐
右医附院班子领导与援鄂返桂的护士合影留念。本报讯(记者石广欢文/图)5月12日,右医附院组织开展主题为“致敬护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