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护士,绝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是温柔可人的女性形象,但随着护理行业专业化和细分化,护士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男士。数据显示,2019年男护士的注册人数达到20多万。“男丁格尔”正活跃在各大医院,发挥着重要作用。业内人士表示,男护士是“稀缺资源”,需进一步完善梯队建设与人才储备。(见5月12日《半岛都市报》)
不久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一组数据,2019年底全国护士总数达到445万,男护士的注册人数达到20多万。男护士注册人数占注册护士总人数的4.5%左右。尽管男护士的人数在增加,且就业率很高,但男护士人才数量仍旧不足,一些护理院校男生比例也不算理想。
当前,我国的护理事业正处在发展转型期,医院护理正在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医院护理也正在向社区、家庭健康护理延伸。在这样的背景下,护士总量的不足和护士队伍中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成为这一发展的障碍。
其实,最早从事护理工作的是男性,在11~13世纪,男性承担了一半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直到19世纪后期,男性仍然与女性一样从事护理工作。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对男性护理有了偏见。一是受传统思维约束,女性的细腻进行护理工作更合适,而男性从事护士工作则被视为无前途;二是社会对护士的认可度以及对护理行业内涵的理解不够,护士的地位和薪金不高,也影响了该行业人才队伍的发展,特别是还影响了男性的入行意愿。
尽管男护士与女护士存在一定差异,但男性本身的优势也是明显的。比如在体能和操作、搬动仪器方面,男护士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从病人需求、个性化护理及保护病人隐私权角度看,整个社会都需要男护士。因而,男护士与女护士应各占一定比例,尤其是在门诊、供应室、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在精神病院、生殖专科医院等。
在一些发达国家,男护士人数比例都较高,甚至有的国家中,男性护士数量高过女性护士。从长远发展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需要更多男护士贡献力量。吸引更多的男性加入护理队伍,需要在供给侧进行改革,给予“男丁格尔”更多关爱。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医学类本专科院校提升招收和培养男性护理人才的规模,尽可能匹配整个社会的需求和增长;二是逐步提高护士群体的待遇,畅通职业上升渠道,完善评价体系;三是全社会应该改变择业偏见和世俗歧视,对男护士多一些尊重和支持。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一个医疗水平再高的医院,如果护理跟不上,它始终也无法成为一流医院。早在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护士条例》里就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与护士的配备比例不得低于1∶0.43,但在现实中,大部分医院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因此,医院在以后的发展中,提升护理水平和质量是一个重要部分,而男护士正是医院改革和发展的新生力量,理应得到重视。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数据,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专家分析,2月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