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从源头推动减塑行动尽快落地 曹红艳

来源:金昌日报 2020-05-11 11:27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初,“限塑令”升级版出台。与以往依赖价格制约、末端治理不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对生产者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让限塑不再只是消费层面的事。比如,在生产源头上,要求企业按照减量、减排的行业标准依法生产,同时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推广可再生、可降解塑料制品及塑料替代产品,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等,这或许在一段时间内倒逼一些企业走出舒适区,但从长远来讲将为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催生新的蓝海。

大力发展可降解塑料等替代品,一直被寄予厚望,但产业上还没有破题。替代品成本高、产量低,推广难度大。再加上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不仅涉及材料,还涉及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因素。就目前技术条件来说,可降解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差,以及耐高温、韧性、加工的适应性等因素,都导致其使用场景和领域十分有限。而且,可降解塑料生产设备需要同步更替。但从另一方面看,这恰恰是技术创新的用武之地。辅之以税收、补贴、市场价格机制,降低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的成本,提高非绿色产品准入门槛和流通价格,就可能让绿色产品供给逐渐壮大起来。

目前,还有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电商、快递、外卖等塑料包装问题突出的新兴领域正再造出巨量的塑料垃圾。这迫切需要企业担负起环保责任,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有所创新,推动塑料垃圾源头减量化。现在,一些咖啡馆使用直饮杯盖、纸质吸管,对顾客自带杯具给予价格优惠;一些外卖平台提供餐具份数选项,鼓励自备餐具;部分商超、电商、快递企业开始试用可循环周转箱、快递盒等新型包装器具,这些都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总之,不能指望通过限塑令升级“毕其功于一役”,减塑行动是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唯有不断凝聚共识,以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明确路径,让绿色产品获得价值回报,才能彻底告别“白色污染”。

新闻推荐

网课热潮带火防蓝光眼镜?防得了疲劳近视吗? 专家?别信?还会影响发育?

“妈,我眼睛疼!”“妈,我手疼!”“妈,我脖子疼!”如果孩子在家里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妈妈们一定会快步走到孩子身边,急切地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从源头推动减塑行动尽快落地 曹红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