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古代科举考试,在哪些情况下会“延期”进行

来源:淮河早报 2020-05-08 08:39   https://www.yybnet.net/

疫情之下,国家做出决定, “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这不由得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人们很容易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问题——高考延期。

那么古代的科举,是否也曾经因为某些事情延期举行呢?

其实还真的不是没有先例。

1

对于参加科举的考生们来说,最怕遇到的状况估计就是科举改日期。

毕竟和高考不同,科举是三年一次,而且是升级式的考试。

自古以来,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台阶。

当然,在这之前还有童生资格认定考试,要获得乡试的考试资格,不过进入乡试(省级考试)才算是真正的入门,通过乡试之后就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成功则可以进入殿试,也就是最后一关,殿试则是决定三甲进士的最后一战,如果你顺利地过了三关,那么就将完成人生的蜕变,成功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但是科举制度的时间虽然名义上是三年一次,但是实际上是可以有各种变化的。

比如说著名的“恩科”制度,所谓恩科就是皇帝在某些特殊时刻进行的额外考试。

比如说有新帝登基或者节日庆典之类,都是可以额外进行考试的。

毕竟一般的殿试科举要是这次失败,那就只能三年以后继续了。

三年又三年,可以说是非常的痛苦,但是进行恩科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这种加考要是放在今天估计考生可能会百感交集。

毕竟如果是一年两次高考,那对于高三考生来说那可是非常大的折磨,这次考完下次继续,当然多一次机会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2

不过相比于这些“加试”,还有的推迟就非常的不友好了。

比如说明朝的洪武建文时期,因为“日有食之”也就是日食,曾经推迟过科举。毕竟在古人看来,天子那和太阳是对应的,日食明显是一场危机。

宋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日食,在科举考试之中还曾经让考生推算日食,甚至宋仁宗还因为日食问题改元去尊号过。

所以当发生日食这种特殊状况的时候,科举延期很明显就是一个“无奈之举”,毕竟科举比起皇帝,还是无足轻重的多。

3

不过比起日食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推迟原因,下面几个原因就相对靠谱的多了。

比如说唐朝的咸通十年科举取消,就是因为咸通九年爆发了唐朝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庞勋起义”,这场起义横扫江南,仅次于后来接踵而至的黄巢起义,几十万人的起义队伍把唐廷的江西两淮翻了个底朝天,所以唐朝决定取消科举专心应对。

当时唐朝不少考生都已经出发,还被迫得回到家乡,而且唐朝一定想不到的是,这次取消居然成为唐朝最终崩溃的超级导火索之一。

毕竟这次回家的人里面很有可能就有后来那位震动天下的起义首领——黄巢。

有时候科举的取消和皇帝本人的各种神操作也有很大关系,比如说明朝正德十五年科举就被迫取消,原因嘛就是正德皇帝当时根本不在京城,无法举办殿试,所以殿试只得推迟。

结果二月会试完毕之后,到了三月正德皇帝也没见回来,好不容易正德皇帝回来了,结果他还突然驾崩了。(据说是落水而亡)

皇帝死了自然大家就更顾不上科举的事情了,毕竟正德皇帝连个子嗣都没有,朝臣们都在努力寻找皇位的继承人,更别提什么科举不科举了。

结果这一届的考生直到嘉靖时期才成功地完成殿试。

再比如说还有一些更有趣的情况,宋仁宗时期曾经为了某位大佬的话延期考试,这位大佬就是被苏轼兄弟推崇备至的韩琦。

当时苏轼的老弟苏辙病了,于是乎韩琦给宋仁宗提了个建议:今岁召制科,诸士为苏轼、苏辙最有声望,今闻苏辙偶病,未可试。如此人兄弟中一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欲展限以俟。这个理由听起来颇有“内定”的味道。

韩琦表示苏轼苏辙不参加的高考,那是没意思的高考。

然而宋仁宗表示韩琦德高望重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结果还真的延期考试了。

后来苏轼兄弟果然拔得头筹,宋仁宗还欣喜地表示“朕今日为子孙得两相矣”(虽然这简直就是个诅咒,苏轼到死都没入相)。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宋仁宗同意延期呢?

其实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当时宋朝的考试日期是在八月,但是八月往往还有夏天的余热,当时开封就遭遇了罕见的酷热天气,考生们还要聚集考试苦不堪言,所以从这件事以后宋朝的考试一律改到了九月份,这样就科学合理的多了。

4

其实比起这些国家延期,其实还有考生自己延期的。

比如清朝的大才子王士禛(清朝前期的文坛霸主)曾经自己放弃了一次殿试,也就是顺治十二年后他本应参加的殿试,理由是他要“致力于诗”,不过三年之后他又再度参加殿试,而且取得了二甲三十六名的好成绩(全国39名),我其实很好奇他这三年在家到底是致力于诗,还是致力于考。

还有我们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经在清末时期放弃了一次殿试,根据规定,考生不考殿试但是有参加资格,以后也是可以参加的,根据蔡元培先生的说法,他当时没参加殿试的理由很简单:“因殿试朝考的名次均以字为标准,我自量字写得不好,留俟下科殿试。”

简而言之就是殿试主要看字,但是蔡元培先生的字写得不咋地,所以他决定回家练字再回来考试。

然而很有趣的是,三年之后,蔡元培先生自称:“随便一写,结果被录取为二甲进士”。

估计蔡先生可能只是单纯的不太自信,并非字不好看,但是毕竟清朝以书法定殿试名次的风气十分盛行,所谓“竟至一笔之长短,一点之肥瘦。”

所以蔡元培先生的谨慎也是不无道理,不过今日我们看蔡元培先生的墨宝仍旧还是独树一帜的。

可见科举推迟在古代虽然是一类特殊事件,但是也绝非没发生过,更不是不会发生的,科举是很多人一生之中的大事,朝廷自然是从各个方面都要努力的平衡与安排。

这种体现,恰恰是重视科举与科举制度的合理性的最好证明。

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背后 通车23年常处于超负荷状态

虎门大桥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悬索桥,其主航道跨径888米,被誉为“中国第一跨”,桥梁结构与鹦鹉洲长江大桥相似。虎门大桥作为粤...

相关推荐:
立夏农事忙王晓2020-05-08 07:25
笑迎世界微笑日2020-05-08 07:49
猜你喜欢:
评论:(古代科举考试,在哪些情况下会“延期”进行)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