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黄莹莹:走出“安全区” 跨省去战“疫”□本报记者 欧 贤 通讯员 谢珍丽

来源:右江日报 2020-04-08 08:42   https://www.yybnet.net/

“在你们的精心治疗护理下,我们的病情好转很快,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来自广西的黄莹莹精心护理、耐心开导,胜似亲人,赶走了我们的恐惧焦虑……”3月13日,正在武汉抗疫前线战斗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眼科主管护师黄莹莹收到了一封感谢信,曾受过她照顾的几位患者共同向她表达了谢意。

小小一封信,承载了一段浓浓的医患真情,也勾勒出了黄莹莹在战“疫”中的奋斗身影。转眼间,黄莹莹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一个多月了,“我们住的酒店离医院有26公里,每天5点钟起床,6点钟搭公交车去医院,路上要花1个多小时。”对工作,她尽职尽责,对患者,她真心以待,但黄莹莹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工作上还有进步的空间,但我会努力朝着满分前进。”在武汉待的日子越多,她对这座城市的感情也就越深。

原本,黄莹莹作为眼科的一名主管护师,是不必直面病毒的,但多年的重症救治经验让她敏锐地察觉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因此,黄莹莹数次向医院递交请战书,“我有12年的护理经验,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没有家庭负担,自身条件完全符合前往湖北参加支援工作。”

2月3日,右医附院党委组建了党员先锋队,黄莹莹名列其中。随即,她被选派去医院ICU参加为期一周的强化培训。

2月20日,黄莹莹终于等来了驰援武汉的征召令。第二天,带着同事的叮嘱和家人的牵挂,黄莹莹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征途。

抵达武汉后,医疗队进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呼吸内科,一开始,黄莹莹跟随医疗队的王建源护长在隔离病房从事最累、最苦的危重病患护理工作。每天与病患打交道,倾听他们的故事,有不少患者让她印象深刻。但让黄莹莹最难以忘怀的还是一位武汉“爹爹”(爷爷),这是一位高龄重症患者,需要时刻戴着呼吸面罩维持高流量吸氧。黄莹莹发现,该患者年纪大又没有人陪护,长时间的隔离治疗令他产生了焦虑情绪。于是,她主动对该患者多加关注,每天都会去问候他。大约一个星期后,经过有效的治疗,该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从生活无法自理到能自己吃饭,与医护人员交谈时也中气十足。亲眼见证了这名患者的病情变化,黄莹莹感受颇深:“这位爷爷的病情好转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疫情救治一线医生们高超的医术,也表示这个疫情是真的可控可治。坚持就是胜利,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

对黄莹莹来说,患者的感谢和不舍,就是对她努力工作的最大认可。周阿姨是黄莹莹最早接触到的患者,因眼睛红肿,医生为她开了滴眼液,但周阿姨面对眼药水却有点不知所措。这时,拥有丰富眼科护理经验的黄莹莹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亲自指导周阿姨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每天上班都会提醒她按时用药。这份细心的关照令周阿姨十分感动,出院前她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给黄莹莹,以表达感激之情。前不久,一位即将出院的患者紧紧握着黄莹莹的手不放,感谢黄莹莹在她住院期间一直像女儿般时常陪她聊家常,给她鼓励打气,驱散了笼罩在她心头的恐惧。

在隔离病房,黄莹莹事事全力以赴,配合团队完成了多次救治任务。不久后,由于工作需要,黄莹莹被调到感控消毒班,负责隔离病区的消毒工作。无论在哪里工作,黄莹莹的敬业精神都多次得到同行与患者的肯定和赞誉,她说:“我会保护好自己,坚决同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一道,完成战胜疫情的重任。希望疫情尽快结束,我想回家,想见爸爸妈妈,想见朋友同事,想去感谢每一个支持我、关心我的人。我还想去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次疫情提醒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新闻推荐

中国速度

近几个月以来,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次次被刷新的“中国速度”,让国人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坚定了打败新冠肺...

相关推荐:
《大国速度》2020-04-08 07:49
猜你喜欢:
评论:(黄莹莹:走出“安全区” 跨省去战“疫”□本报记者 欧 贤 通讯员 谢珍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