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东
一周前,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留学的女儿,订了回国的机票,行程是从威尼斯飞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再转飞上海浦东机场,机票价格不菲、一票难求,但抢到后,我们并没有多少欣喜,长途辗转飞行,我们担心途中被感染的风险。但昨天,女儿放弃了机票,决定原地隔离,我们悬着的心,反倒放了下来。
原本,女儿在2月下旬,就预订了从威尼斯飞法国戴高乐机场再转飞广州的机票。当时意大利疫情尚轻,感染者只有上千例,基于各方面的权衡,我们没有急于决定她的去留,只是提醒她冷静选择。就在我们向社区报备的时候,同样犹豫不决的她,未在机票规定期限内付款。她想等到学校复课后,与校方对接一下,再回国避险。每天,女儿都会在视频中告诉我们意大利疫情的最新消息,眼看着确诊人数一路飙升,我们开始后悔在2月份没有果断支持她回国,而现在回来,风险已经太大。
去年九月底,女儿从国内返回帕多瓦。原本她在今年初夏毕业后,将离开帕多瓦大学,去罗马大学读研究生。因暑假要去读研地租房和搬家,就没有回国度假。谁知世事难料,仅仅两周的时间,意大利疫情就大面积蔓延开来。帕多瓦大学停课了,学校的食堂也关闭了,女儿去超市囤积了食品,一边适应居家隔离的生活,一边做着回国的准备。在宿舍隔离了一个多月后,食品消耗殆尽,她只好央求意大利朋友陪她去超市购买。她的妈妈在手机上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出门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毕竟,女儿处于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地区。
日益严峻的疫情,使得女儿的心情犹如过山车。对于一个在宿舍看到飞舞的小虫子都会哇哇直叫的她,这回所面临的惊恐难以描述。就在她买到回国的机票后,有了给援意的中国医生当翻译的机会,一心想回国的她,心灵得到了救赎,开始冷静下来思考:回国,有在飞机上被感染的风险、学业中断的风险;而留下来,则有出门被感染的风险、医疗物资不足的风险。如何选择,这不是一道是非题,不存在对错。纠结几个回合后,她在登机前两天,毅然退掉了回国的机票,决定坚守下来。
早在国内疫情严重时,女儿去药店买了几盒口罩,却苦于无法在短时间内邮寄或托人带给我们,没想到这些口罩,现在成了她自己抗击疫情的救急用品。她还送了一些给意大利的同学。后于她订票的国内同学,买到护目镜后,也送了一个给她。需要出门购物时,她就用口罩和护目镜武装起来。疫情的恶化程度比想象的快得多,食材价格也高于往常,她不得不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她像一个匆忙上阵的新兵,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经历着至暗时刻的种种险情。
女儿承受的精神压力,在国内的我们可想而知,她的一举一动牵扯着我们的心,而我们能做的,只是于担忧中,密切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女儿不知道,在她经受煎熬的日子里,她远在万里之外的母亲淌了多少眼泪。我们尊重她的选择,希望她在这百年不遇的危机中,沉稳应战,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我在网上看到,一所大学校长通知学生撤离校园的邮件里有这样一段话:“没人能预知在后面几个星期即将降临的是什么,但是每个人都要懂得COVID-19将考验我们在危急时刻所显示的超脱于自我的善良和慷慨。我们的任务是,在这个非我所愿的复杂混沌的时刻,展示自己最好的品格和行为。愿我们与智慧、风度同行。”
希望女儿能稳住阵脚,勇敢地面对现实,经此一“疫”,今后再面对任何困难,相信她都可以从容应对。
新闻推荐
今年的新冠疫情,大概是有史以来最“高科技”的一次抗疫战斗:科学家第一次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最快定位了病毒,5G和大数据,随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