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登上了热搜。因为个税史上首次年度汇算开始了。很多小伙伴晒出了自己个税退税的金额,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有人甚至收到了6000多元的退税。网友直呼“退税真香”“天降横财,够吃顿火锅了”。不过,也有小伙伴需要补税。(今日本报03版)
此前据媒体报道,2019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10387亿元,累计1.15亿人无需再缴纳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特别是,全国各地开始启动个税史上首次年度汇算,释放出“多退少补”利好消息,令人振奋。可见,虽然国家税收减少万亿元,但却换来了老百姓收入增长和安居乐业,进一步彰显了政府让利于民。
事实上,个税征收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分蛋糕”的问题,即社会财富如何通过两次分配过程,达到公平和效率的最佳切合点。问题是,在低廉劳动成本依赖已成惯性的现实中,要找到这个切合点,亟须在个税调节上有所作为。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减税为薪”,即通过提高起征点和执行六大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政府进一步让利于民、藏富于民。例如,个税年度汇算“多退少补”,便是得益于“减税为薪”。
换言之,个税“多退少补”,让工薪族更有获得感。下一步,需持续推进个税改革,用好用足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使中低收入者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培育中等收入群体。不可否认,在实施申报六大专项扣除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某些方面还有完善的空间。比如,此前在一些地方,不少租房的人不敢申报扣除,甚至一些房东直接告诉租户,你要申报扣除就给你涨房租,这显然不符合房租扣除的初衷。因此,在个税改革的过程中,一些配套政策也要跟上。
比如,必须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监管。个税改革要围绕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加大工薪之外其他收入的征收力度。让高收入者通过个税回馈社会,是进一步消除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提高公众生活质量和幸福获得感的必然选择。
新闻推荐
3月30日是第25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普陀区分局东港派出所民警为辖区学校师生录制了一堂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