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婚,没有牵挂,请让我先上!”今年2月,右医附院手术室“90后”男护师农雄钢报名参加驰援湖北医疗队。凭借丰富的护理经验,他最终成为该院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之一。
出发前,为掌握前线的实际情况,农雄钢主动与前面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联系,学习护理技能。当义工专门来到该院为第四批驰援湖北医护人员剪头发时,为了不影响医疗工作的开展和减少被感染的概率,农雄钢不断催促理发师:“剃短一点,再剃短一点……”
2月21日,右医附院为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举行出征仪式,农雄钢站在队伍中,新剃的寸头让他看起来十分精神。
到达武汉后,经过简短的休整与培训,2月25日,农雄钢正式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工作。当天,农雄钢的第一个班安排在凌晨4点到早上8点,他不敢掉以轻心,花了1个小时做好个人防护,随后进入隔离病房执行护理任务。
初到病房,迅速起雾的护目镜和密闭厚实的防护服造成的行动不便与呼吸不畅让农雄钢感到有些不适应,但他迅速调整状态,积极向其他同事请教,顺利开展护理工作。4个小时紧张而忙碌的工作结束后,脱下防护服,农雄钢发现自己的脸上被口罩印出了一朵“大红花”,这也是防疫前线医护工作者的标志。
第二天,农雄钢负责护理的一位67岁患者刚开始不配合治疗。农雄钢察觉到了患者的烦躁与无助情绪,一番交谈后,他了解到该患者是因染病后感到害怕,特别是看到自己与其他病友的治疗方案不一样后,内心产生了不安。农雄钢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并鼓励他相信自己和医护人员,坚定信心战胜病魔。在农雄钢精心的护理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该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
这名患者的遭遇让农雄钢意识到,隔离病房的患者情绪容易产生变化,心理护理也不容忽视。他认为,做好临床人文关怀对治疗至关重要,医护人员的鼓励能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此后,他在护理之余,常常主动与患者拉家常,鼓励他们勇敢乐观,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
工作之余,细心的农雄钢也留意着武汉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每天搭乘武汉的公交车上下班,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在上下车时司机们都会对我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然而,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默默地护送我们,又何尝不辛苦呢?”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武汉人展现出的感恩之心常常令农雄钢感动。“护理患者,是护士的职责所在,而患者总怕麻烦我们,我与同事们已经记不清听到多少声‘谢谢’了。这里的患者也很关心我们,经常提醒我们,下班要多加休息,要健健康康地回去与家人团聚。”这些温暖的话语有时也令农雄钢格外想家,但他心中最牵挂的还是患者的健康。“我希望患者们不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而是安然入睡,上夜班夜深人静时能听到更多患者熟睡的鼾声。”他说。
新闻推荐
江苏省海安市紫石中学初三(16)班丁锘熙2020春节期间,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我们一家老小响应号召呆在家里,只有父亲格外忙碌。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