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抗疫心理救助,多关注那些“沉默的声音”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20-03-25 01:13   https://www.yybnet.net/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心理危机干预成为战“疫”不可或缺的一环。《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1月27日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开设“用‘心’防疫心理支持热线”。截至3月15日,该项目参与人数达1246人,已为社会免费提供咨询5361次,总计时长近7万分钟。

在抗击疫情的同时重视心理创伤干预,是另一场不同层面的“战争”。早在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便下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统一领导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在落实心理干预政策方面,武汉、北京、上海等地纷纷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一些高校也相继开展了类似工作。不过,积极参与咨询的人恐怕还是少数。比如,各省各地的医护人员是重点人群,他们中有多少人接受了心理干预和帮助?他们身边的亲属,以及更庞大的在一线抗疫的社区工作者,他们意识到可能的心理创伤了吗?接受相关干预和治疗了吗?

应该正视,因重大公共事件后心理干预和救助的欠缺,导致个体健康受损、家庭和谐受损的情况不在少数,且具有一定的长期性。据一项研究3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初中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327名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66.2%,其中测评出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为14.98%,地震灾区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和城市,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对“疫”后心理健康和心理干预给予更多重视。

不仅仅是开通心理热线,帮助排解心理问题这么简单,更大量的“沉默的声音”也应受到重视,并想方设法干预和疏导。比如,通过电视、网络等加强心理问题的防治宣传,开设相关心理专家讲座广泛干预等。此外,一些心理创伤往往与受创者对个人和家庭的担忧有关,比如担心经济收入、担心生活品质等,对此,有关方面不妨出台更宽松的经济政策,通过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带给心理受创人群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更积极的外部环境变化,让这部分人群感受到未来生活的阳光和温暖,这也将极大有助于他们心理创伤的“自愈”。

新闻推荐

江西所有社区取消封闭式管控

本报讯(记者卢翔)近日,江西下发《江西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从3月21日9时起,所有社区(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抗疫心理救助,多关注那些“沉默的声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