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壶西实验中学1815班梁诗雯
时光悠悠,如同一江奔腾的流水,上下五千年的沉淀铸就了中华文化这一历史瑰宝,中华文化在一代代人之间传承和发展。作为华夏儿女,一传一承,我们既是传者,亦是承者。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实则包含着责任和使命,它如同树之根、水之源,承载的是国家之基,民族之魂。
2020年初,一声尖锐的哨声击透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
在武汉疫情的阴影笼罩之下,藏不住的是所有中国人“病虐桀桀危亡处,吾心灼灼护国安”的豪情壮志,此时许多国家也纷纷伸出援手,给予了无私的援助。其中来自日本的捐赠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一箱又一箱医疗物资上句句鼓励的话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些话语有些曾是中华文化与日本交流的象征,有些出自中国的古典诗词,还有些是依据地点巧妙创作,如“崎岖路,长情在”来自日本长崎,这样的“浪漫式”语句也使更多的中国人信心大增,意志更加坚定。
然而,对于这些古典诗词的不断刷屏,日本援助中国一事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认为中华文化被外国人运用得如此精致优美,也不忘在赞美的同时另眼相看,开始“嫌弃”我们自创的口号了,认为咱们的标语是硬核、死板的,两相对比中仿佛划分了高低贵贱。而在我看来,标语和留言形式是次要的,我们更看重的是内在的温暖和感激之情!
我想起了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里的一段话:“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如今,日本用颇具美感的话语,中国用简单大众化的口号,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表面,而更应该关注内涵。但确实,现在我们正面临很大的一个问题——语言文字渐渐失去光彩。这与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侵蚀密不可分,贫乏的口水诗、泛滥的趣味段子,让人们捧着手机哈哈大笑,只有少数人愿意静下心来读一读唐诗宋词,为它背后的典故传说歌哭……现如今,有许多人沉浸于那种无聊低俗的文化环境,缺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份珍惜。这次日本援华医疗物资上引用我国古代经典诗句,可以说是深深地给了我们一个警示: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必须重拾文化自信,让文化芳华流传下去!
除此之外,关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一些个例的背后,我感受到的是惊诧、惊叹,甚至遗憾!一场灾难往往能看到许多闪闪发光的人性光辉,而当灾难过去以后,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是否在灾难中获得了成长和教训。两国文化本身可以互相交流,而网上的一些言论更是发人深省。我们应重视文化传承,鼓励文化传承,只有大众感知到文化的温度,华夏文明才能熠熠生辉。
新闻推荐
3月6日上午10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国家邮政局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