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从依赖国外,到建成世界第一大绞吸船队逐梦深蓝,中国疏浚经历了艰难蜕变 【创新在一线】支撑起“国轮国造”的那份情怀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20-02-05 04:10   https://www.yybnet.net/

阅读提示

以“天鲸号”为代表的国产系列大型绞吸装备问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荣誉背后是中国疏浚人打破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困境的艰难实践。从多年依赖进口,到建成世界第一大绞吸船队逐梦深蓝,20年间,中国疏浚人坚持自主设计、自主创新,最终实现了从跟跑者到并跑者,再到领跑者的蝶变,圆了国轮国造的百年疏浚梦。

1月10日,“天鲸号”再次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以它为代表的国产系列大型绞吸装备问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登上中国科技创新的最高峰。

“这是对中国数代疏浚人的最高肯定和褒奖。”全国政协委员、中交天航局总工程师顾明说,他主持和见证了大型绞吸装备的“中国制造”。荣誉背后,是中国疏浚人打破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困境的艰难实践。一直以来,他们坚持自主设计、自主创新,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装备国产化与产业化的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了从跟跑者到并跑者,再到领跑者的蝶变。

“当我们要求降价时,国外厂商反倒把总价提升了5%”

回望20年前,自主设计建造大型绞吸装备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1964年,我国从荷兰购买了第一艘大型挖泥船,此后,我国所使用的大型挖泥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转变的契机,缘起于新世纪初的一次价格战。

2003年,天航局计划引进一艘大型绞吸船,与一家最顶尖的国外厂商商谈。当时草签的价格是3亿元,局领导班子思来想去,觉得太贵,希望总价能下降50万欧元。

“我判断会降价,因为报价单里有一项470万欧元的设计服务费,约合5000多万元人民币,这笔费用不该这么高。”顾明说。当时已在疏浚界摸爬滚打了22年,这笔账他心里清清楚楚:对方提供的都是现成船型,设计成本理应最低,降这点钱不是问题。

接下来的情形让他始料未及:听到降价要求后,国外厂商不但不降价,反倒把总价提升了5%。“100多年了,一直买他们的船。他们料定你绝不敢、也不会自己造。”顾明称。

这次价格争端深深刺激了中国疏浚人,他们决心自己造,还要花更少的钱。当询问王健能不能实现时,这位后来的“天鲲号”监造组组长肯定地说:“可以试试!”

可一旦决定走自主设计建造之路时,反对之声很快来了。有人说,一百多年来,一直进口不也挺好吗?也有人说,再怎么研究,比得过欧洲最好的制造商吗?

从国外“买买买”最省事,但是一直走引进这条道,中国疏浚永远没有出路。这次,天航局选择打破垄断,就是要实现大型疏浚装备国轮国造。

“我要诚恳地向您道歉,因为您是真正在做研究”

2005年,顶着各种压力,天航局联合上海交大等国内产学研单位,开始实施大型绞吸船“天狮”船的建造。

由于当时尚未攻克泥泵技术,荷兰公司又只卖整船,监造团队最终找到一家德国公司,订购一个3000型绞吸泵。谈判期间,当顾明要求多计算几种工况曲线时,德国工程师却把笔记本猛地合上,连声说:“no no no!”并且当即想离席而去。

考虑到造船进度,他们想方设法留住了外方人员并好言相商,一谈就到夜里12点。当全部曲线呈现在建造组眼前时,顾明犀利地指出了数据错误和曲线缺陷,令德国工程师敬佩不已:“我们之所以拒绝,是以为中国人不懂。现在您指出了我的错误,我要诚恳地向您道歉,因为您是真正在做研究。”

选择国轮国造,最大的底气来自专业人才队伍。早在2001年,天航局便成立了首个船体结构设计小组,相继又成立了绞刀、泥泵、自动控制系统等10个核心专业研发小组,制定了技术体制改革办法,把技术人才分为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操作能手三个档次。这套方案下,贡献越大待遇越高,技术带头人比处长收入高一大截,还配发笔记本电脑,这在当时连局领导都没有,金贵得很。

2006年堪称疏浚装备国轮国造元年。这一年,“天狮”船成功问世,成为第一艘国内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大型绞吸船。“当初准备的3个亿只用了一半。”顾明笑着说。

75岁的老工程师一分报酬不拿,当起义务监造员

“天狮”船的成功研制,大大提升了中国疏浚人走自主设计建造道路的信心,蝴蝶效应也很快显现,“天牛”系列、“滨海”系列、“新215”系列相继建成投产;“天鲸号”建成交船,更是书写了当代科技版精卫填海神话。

2019年是中国疏浚业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一年,大国重器“天鲲号”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制造业迈入世界领先水平,世界总装机功率第一的大型绞吸船队完成最新一块拼图。

在业内专家看来,“天鲲号”核心装备的建造难度不亚于国产航母。从课题立项到理论论证一波三折,历时近5年才正式启动建造。

头8个多月,有会议纪要记载的设计监造联席会议就多达20次,设计最密集阶段,一次曾有150名专家联合攻关。 “每个细节,我们都要做到尽善尽美。”监造组组长王健像打造艺术品一样对待“天鲲号”。

遇到挠头的技术问题,王健总会想起自己的师傅王玉铭。第一次接到从启东船厂打来的电话后,当时75岁的王玉铭二话没说,当天就买机票从天津飞到南通。他知道,不到关键时刻,他的后辈们也不会打电话麻烦他。

“参与‘天鲲号’的建造,我责无旁贷。”王玉铭说。在建造现场,有时一待就是两三个月,一分报酬不拿。老伴放心不下,每次都跟着前去照顾,为他们师徒做晚饭也成了她的一件乐事。

20年间,大型绞吸装备圆梦国轮国造。回头看,正因为中国疏浚人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才建成了“天鲸号”“天鲲号”这样的大国重器,而这份为国奉献的情怀,成为实现由疏浚大国向疏浚强国精彩转身的强大精神支柱。

新闻推荐

在抗击疫情中“信守温度”中信银行为出国金融签证服务提供“绿色通道”

杭州的崔先生2月1日计划回美国工作,但受疫情影响,护照1月27日仍在广州的运送途中。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和杭州分行联手搭建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从依赖国外,到建成世界第一大绞吸船队逐梦深蓝,中国疏浚经历了艰难蜕变 【创新在一线】支撑起“国轮国造”的那份情怀)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