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王磬发自瑞士达沃斯
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持续引起全球关注。1月23日晚间,世卫组织在经过了第二次紧急讨论之后宣布,疫情尚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当天,正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也新增了关于中国这一波疫情的发布会,多位正在参会的国际流行病学专家列席。包括“流行病防疫创新联盟”(CEPI)的执行长理查德·哈切特(Richard Hatchett),医学背景的他有多年的白宫工作经验,曾监督制定美国政府针对生化威胁,核威胁和大规模流行病的医学对策方案,包括埃博拉、寨卡、H7N9等,有丰富的防疫经验。
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哈切特表示,WHO暂不将中国疫情升至其最高警示等级,是一种谨慎的表现。一般来说,如果WHO将某国的疫情定义为PHEIC,一是向世界传递信息、拉响警报,提高各国对此议题的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但他补充指出,这种效应对刚果这样的非洲国家很重要,但对中国影响不大,因为中国的议题本身就得到了世界的较多关注;二是让WHO拥有更多对该国的“权威”,更方便其向该国提供建议。
谈到武汉封闭公共交通的必要性及效果时,哈切特指出,当一种病毒有很高的传染率和死亡率、又尚无有效疫苗的时候,使用“非药物性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是唯一的选择。这些措施包括:出行限制、取消大规模的集会、关闭交通系统、关闭学校。但他也指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时应做好跟民众的信息沟通工作。
哈切特表示,“封城”的做法在美国传染病的历史上也有不少先例。有研究分析了1918年美国各城市在疫情紧张期间使用“非药物性干预措施”的情况,表明越早开始采取多项隔离措施的城市结果越好,它能够“给你在更大规模的传染发生之前,争取一些时间,比如为疫苗的研发争取些时间”。
谈到疫苗的研发时,哈切特表示,他所在的机构CEPI已开始研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这项研发计划与两家美国生物医药公司Inovio、Moderna,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及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展开合作。若进展顺利,有望在今年夏天开始临床测试。他希望能与中国政府和企业就此开展合作。疫苗研发成本高昂,他们正打算对疫苗研发进行第一轮投资,数额约在1000-1500万美元之间。之后将根据流行病的发展和疫苗的成功与否再做下一步决定。
哈切特回忆了2009年在白宫工作时应对H1N1扩散的情况。从4月中旬爆发,但直到8月才拿到相对准确的死亡率预测。他指出,各国政府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时都需要一些时间来反应,了解传染的情况、路径、高低,是否发生了突变等等。有时候需要很多个月才能确定:这是一场普通流感的规模,还是一场埃博拉的规模。
由于在美国等地也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携带者,他认为,包括中美在内的国际社会应该就此展开合作,实时分享信息,加强对备灾能力的投资,包括监管能力、公共卫生能力、实验室能力、快速开发新疫苗的能力等等。哈切特在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采访时还表示,全球合作与国家间信息分享的透明性至关重要。
在早前的另一场活动中,哈切特表示,流行病是一种越来越严峻的跨国威胁,需要采取集体行动。跨国合作战胜流行病可参考埃博拉的模式。由于它的可怕程度,五年中爆发了两次大疫情,美国和欧洲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中国有一家名为康希诺(CanSino)的公司开发了埃博拉疫苗。现在埃博拉的死亡率将低于10%——这对死亡率曾是百分之八九十的疾病来说是非常惊人的。
新闻推荐
时刻新闻客户端1月24日消息,1月23日0-24时,湖南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5例、疑似病例3例,新确诊病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