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小说以其独到的创作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塑造的一百单八将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在全世界都形成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性格、跌宕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内涵构成了这部名著恒久的生命力。
品读水浒传
作者:聂丛丛编
简介:本书为“百家讲坛”丛书中的一本,选录了周思源、张俊、侯会、段启明等学者专家关于《水浒传》的评析言论。该书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不乏创新的学术思想,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图书。
水浒传源流考论
作者:陈松柏
简介:全书分为上下编。上篇“《水浒传》的成书”将尽可能揭示它在每一个时期的大致形态,还它一个脉络清晰的成书过程。下篇为“《水浒传》的传播”,从明代中后期的思想解放思潮说起,引出持续到明末的“水浒热”;从对《水浒传》版本的梳理开始,理顺了繁本、简本、繁简结合本先后因陈的关系;在《水浒传》其它艺术形式的传播章中,分别就水浒戏、说水浒、唱水浒三个方面略作探讨,揭示了水浒故事流传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水浒资料汇编
作者:马蹄疾编
简介:本书为中华书局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系列之一。辑录了自南宋以来到“五四”约七百多年间、有关梁山农民起义故事的记载和《水浒传》及其作者的主要资料,供研究、评论《水浒传》时参考。
水浒论衡
作者:马幼垣
简介:本书为水浒名家马幼垣的研究论文结集。以其精湛的考据功夫、深厚的学养和不凡的见识,通过遍访存世的《水浒》罕本,在做足了版本的精细比勘之后,为读者厘清了水浒研究中的多个关键问题,如:《水浒传》的作者是谁?它成书于何时?与水浒杂剧及话本有着怎样的相互承接或影响?数种不同的版本(繁、简本系统)之间又是怎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考据之外,作者亦对《水浒传》的谋篇布局、情节、场面和人物有着精彩的分析和点评。
《水浒》闲读
作者:李敬一
简介:本书是作者在上海电视台主讲《李敬一〈水浒〉新读》后,在所撰讲稿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作者从文化、制度、人性等多个角度重新解读《水浒传》,对宋江、李逵、鲁智深等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带领读者读出了隐藏于故事背后的无比丰富的人性内涵、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读出了新的角度、新的观点和新的精彩。
水浒传原本和著者研究
作者:罗尔纲
简介:本书是一部研究《水浒传》的文学历史专著。罗尔纲,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毕业后,随校长胡适学考证,参加《醒世姻缘传考证》。1934年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考古室整理艺风堂金石拓本。本书是他六十年来考证研究《水浒传》的结晶。
周思源新解《水浒传》
作者:周思源
简介:作者认为,我们在肯定《水浒传》的伟大文学成就的同时,也应该对它的瑕疵有清醒的认识,应该理性而客观地加以评判。他以《水浒传》文本为基本依据,站在人性的角度,以我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为评判标准,重新审视水浒人物,揭开了长久以来人们对梁山人物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梁山好汉中的有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好汉,因为他们劫富并没有济贫,而且滥杀无辜,极端藐视生命。另外,对于长久以来受到诟病的招安、征方腊等问题,作者也从历史真实和小说创作的角度做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解读,对于读者重新认识《水浒传》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思路。
宫崎市定说水浒
作者:[日]宫崎市定译者:赵翻杨晓钟
简介:日本久负盛名的汉学大师透视水浒文本,讲述《水浒传》背后妙趣横生的故事。提出“两个宋江”说,考证“胥吏”生态圈,对重要宁末历史问题给与独辟蹊径的解说,引领读者抽丝剥茧,挖掘隐藏在文学作品背后有趣的史实。
宫崎市定,是“京都学派”第二代巨匠,最负盛名的东洋史学研究家。1958年,宫崎市定以专著《九品官人法之研究——科举前史》获日本学士院大奖;1989年,日本政府颁予其文化功劳者勋章。著作《宫崎市定全集》共二十五卷,几乎包括汉学全部领域。从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型态、文化性质、权力关系、政府组织各方面对汉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水浒乱弹
作者:虞云国
简介:本书是作者继《细读宋朝》后一部从古典名著角度讲述宋代社会的历史文化读本。《水浒》不仅是讲述好勇斗狠的绿林人物如何聚会结义、打家劫舍的长篇历史小说,更是解读宋代社会风俗文化的百科全书:展现士农工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吃穿住行,在怎样的舞榭歌台旁、街头巷尾处饮酒听曲、喝茶看戏;僧人、名妓、歌女、戏子的身份与处境;甚至皇帝与高官都耐不住仅隐坐届堂、隔岸赏花,而被诱至市井的万丈软红尘里,共同演绎出鲜活生香、异彩纷呈的宋代生活长卷。作者曾在《万象》杂志开设“浒边谈屑”栏目,题目多为《水浒》中的风俗名物,虽常常只是小东西,如“炊饼”“酒望子”“度牒”等等,文章则俨然大家。其材料之丰富、见闻之广博、识解之精妙、考辨之确当,再加上行文雅驯生动,很快就吸引了众多眼球,赢得了读者欢心。(师铤整理)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于也童在航空工业沈飞厂区内,罗阳的塑像伫立于此。在他的身侧,一架架战鹰从这里诞生,冲向无垠的苍穹……这座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