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们日益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人的健康指数、幸福指数直接发生联系。有关生态文明主题的书籍出版,近年来呈现井喷之势。这些书中,《山河气韵》有些与众不同,因为本书是从生态主题书籍的阅读出发,阐释对生态文化的真知灼见。
作者陈华文,现为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和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目前在中国地质大学任职,此前出版过《大地文心》《最是书香》《家国书事》《书山问道》等著作。近十年来,他以书为媒,在艺术、文学、生态三者之间孜孜不倦地“游走”,相关文章源源不断见诸报端。《山河气韵》一书共20多万字,由59篇评论组成,分为“生态文学品鉴录”“生态文化启示录”“生态社会忧思录”“生态变迁感悟录”四个部分。
陈华文在草木繁盛的江汉平原出生长大,对和谐的大自然充满敬意。虽然他并未从事地质学、环境类专业的系统训练,但他经常到野外采访进行地质工作的师生,在地质工作的氛围熏陶下,萌发了对生态文化文学的兴趣。
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关乎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命运。自然生态环境既是科学技术,也是经济社会问题,同样是不可忽略的文化问题。历代以来,中国文人都热爱自然、敬重自然,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追求主动融入文学创作之中。他们用感性的文字、优美的语言书写山河草木之美。本书第一辑“生态文学品鉴录”中,陈华文研读中国古代诗词、现当代小说散文作品之后,探讨了文学家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正是由于古代文人心怀自然,所以创作了很多广为流传的优秀山水诗。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我”总是显得极为渺小,但对自然万物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其丰富的自然地理生态知识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以小说体裁为代表的文学创作逐渐转向,对自然的描写受到冷落,“我”成为创作的中心,从而使得一些文学作品在情节、心理表达方面淋漓尽致,但在字里行间看不到一片森林、一条河流和一抹绿色。笔者认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如果文学作品中看不到自然界应有的生机,其作品的生命力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人不能从自然环境中剥离开来。
本书第二辑“生态文化启示录”中,围绕生态与历史、生态与艺术、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分别展开了评论。陈华文不单是在文学作品中探求生态文化的应有之义,还从中外历史名作中“打捞”生态文化的蛛丝马迹。中外学者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研究,多从政治、经济、战争的层面切入,然而这存在缺陷:因为人类历史的进程,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这个宏观要素。现在不少学者在研究历史发展规律时,已经将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植入进来,但问题是,在中外历史上,关于生态环境的科学文献记录寥寥。近年来,《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这本书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此书阐明了大自然中的寂静,昭示着自然环境的良好。陈华文在评论了寂静的可贵之时,文章结尾处对寂静的内涵进行升华:“我们身处快速发展转型的这个时代,不仅要遏制生产生活中的噪音,还要祛除思想、文化、行为中的杂音、噪音,在风清气正的氛围中,安静地阐释生命的美义。”
本书第三辑“生态社会忧思录”中,主要围绕工业生产、城市建设、食物安全、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论述了作者的主张和观点。客观上讲,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近一百多年来,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自然生态环境认识及其治理方面,都走过一些弯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充分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高度,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行统筹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辑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现状,陈华文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但是对于生态社会建设的明天,他并不悲观。
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诸多学科和不同的专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动植物的生长与繁衍、瞬息万变的气候等,都和生态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陈华文尽管是文科出身,但是在生态主题作品的阅读与思考中,对于一些重要生态科学问题的阐述没有回避。本书第四辑“生态变迁感悟录”中,紧紧围绕生命、气候和生态之间的关系,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曾经历经五次物种大灭绝。物种的灭绝与新生,本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然而近百年来,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索取和破坏,加快了物种的灭绝速度,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新物种就难以产生。目前,地球处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这绝非耸人听闻。若再不重视生态保护,不加强环境治理,地球和人类可能遭到艰巨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陈华文还擅长绘画。书中收录了他绘制的10多幅地质学生态主题的钢笔素描,提升了全书的审美品位。总体上讲,《山河气韵》的最大特色,就是立足于全民阅读和生态文化的双重视角。本书的出版,既为书香社会建设营造了氛围,也丰富和拓展了生态文化的认知空间。
新闻推荐
古汉语中,用来表示人的身份和职业的词繁多而复杂,尤其是官职。古代有一种言官,君王为了听取建设性意见或批评意见,专门设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