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流程?”“怎么办手续?”前不久,在一场政策培训会上,北京市文资中心联合市发改委、住建委、文物局等多个政府部门,为31家试点园区展开了面对面答疑、手把手辅导。相关负责人还公开了电话号码,欢迎来电咨询。
是什么让一场会议如此有看头?原来,《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近日正式在京启动实施,为把政策用好、用实,相关部门召开培训会,解疑释惑。从项目申请、立项、规划,到施工、验收、登记注册等,管理办法想园区之所想,细化设计了一整套流程规范,加之有关部门主动“向前一步”解读政策,让试点园区负责人笑称办事有了“终极攻略”。可以说,把印在纸面上的政策条文切实转化为可执行的措施,有助于激发生产力、提高发展效率。
老旧厂房是首都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不能弃置不用,而要创造性利用。2017年底,北京发布了《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明确要保护利用好老旧厂房,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再生价值,兴办公共文化设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然而,现实中却存在“政策好,落地难”的问题。比如,一些曾是生产车间、仓库的老旧厂房多为工业用地,土地性质不变更,文创项目立项、消防审批、施工许可、工商注册等流程就难以推进,企业有不少困扰,也容易滋生隐患。因此,让好政策真正发挥作用,就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通过政策配套,确保政策落地,关键在于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从全国范围来看,在破解老旧厂房转型利用“审批难”、打通老旧厂房文化再造通道方面,此举不失为一个可资借鉴参考的解决方案。
落实不落实,重点看作为。从政策出台到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向前一步、主动作为。特别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挑战,倘若遇到问题绕着走,只会延迟了前进的脚步。把老旧厂房改造成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设施、文化空间,就需要多个部门迎难而上、出新出彩。在这方面,北京市专门成立了由市发改委牵头的工作专班,协调15个政府部门积极参与进来,逐个破解难题,蹚出一条新路。□魏薇
新闻推荐
□曹晶那是十年前的这个季节,我有幸去海拔4300米的红其拉甫当兵锻炼。到达连队一周后,剧烈的头痛、胸闷和失眠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