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天元
有人说,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讲究礼尚往来。不论这话科不科学,如何演变,特别时刻收到特殊礼物总是很开心。新年元旦,两份“礼物”从天而降,我暗自欢喜。
第一份,自己送的。
其实没想到会有这一出。中国人喜欢图吉利,新年好兆头,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带来一年的好运气。但一早起来,我洗漱时耳朵不小心进了水,嗡嗡作响,听不见了。
这个事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一旦出了毛病,就会发现它价值连城。耳朵听不到,一瞬间就感觉被世界抛弃,被人间隔离,无端地让人发慌。
这就必须去医院,哪怕再不情愿。过程简单,医生让我坐在椅上,一束强光照射过来,他用长长的摄子顺光鼓捣几下,声音一下子就像洪水猛兽。
从医院出来,风轻云淡,周身清爽,发现满街红色,元旦的喜庆扑面而来。这个事,让我思绪良久。再次明白过来,健康才是第一位,只有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去照顾别人,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再诱人,内心不宁静,身体不中用,一切都白搭。
关键是耳朵通了,平衡的问题也妥帖了。耳朵主要功能是听声音,但平衡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耳道不通,人就会出现平衡功能障碍、眩晕、行走不稳,躺在床上都会有在水中漂浮的感觉。
说起来平衡还真是件大事,也是门艺术,如何处理好自己和他人,处理工作与家庭,处理好发展和稳定,处理好现在和未来,都需要平衡。这有点难,需要充分发挥耳朵的作用。古人老早就提示我们,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还讲口蜜腹剑,就是想告诉我们,一定要爱惜耳朵,如果两耳塞豆,不闻雷霆,或者只让顺耳的东西进来,那么迟早,就得上医院。
自己送自己健康。这算得上一份大礼。
第二份礼物,老师送的。
这个“老师”不是复合词,是特指。总有那么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点亮自己,老师却是照亮自己一生的人。
老师什么时候出了国,不清楚。元旦一早,老师给我打电话,声音很兴奋:我从外面回来,给你带来了一份礼物。
我开着玩笑回应,是吃的我就快马加鞭。
老师自然不会带给我吃的。作为教育界颇为知名的专家,老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敦厚善良。
没想到,老师给我带了一副眼镜。我不懂眼镜盒上的英文,老师说好好珍惜就是。
一时让我心潮起伏。倒不是因为昂贵,而是因老师的一片苦心。
那英有一首成名曲《雾里看花》,她说要“借一双慧眼分辨变幻莫测的世界,把握摇曳多姿的季节,分清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这实在是一大艰深的课题。纵观历史,能看清来路的成了英雄。纵看商海,把握航向的成了巨贾。孟子在“礼崩”时代看到“仁”的力量,荀子在“战乱”时代看到“礼”的影响。老子说要耐心等待客观条件自然产生,无为而治……这些圣贤,都有不同凡响的慧眼。
我辈中人,能真正看清的仿佛不多。自己、他人,功名、利禄,感情、物质,时势、走向……一时纷纷扰扰。由于人性,好多时候,我们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世界。一副有色眼镜,带来的更是色彩的驳杂。苏东坡和佛印参禅打坐的故事家喻户晓,再次印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说出来的,表面是眼睛看到的,其实是自己心里所想的。人之高下,也就一目了然。
一下子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可能,他希望我借助眼镜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这确实需要智慧和修为。
我悄悄查了查这个品牌,它的广告语有点意思:看得清,才能走得远。
行文至此,突然发现,两份礼是关于耳和眼的,而古人智慧,早就认识到眼睛和耳朵是互联互通互动的,比如讲眼花耳热、耳聋眼黑、耳闻目睹、闭目塞听……眼睛和耳朵是如此地紧密联系。也许每一个新年,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健康,耳聪目明,这才是最好的礼物,难得的福分。
新闻推荐
3D打印肺气囊模型(据《科学》网)近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2019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