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车辉)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的“投资法规执法检查 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
在治理投资政策“堵点”方面,专项行动将深入查找和纠正国家政策不落地、执行“中梗阻”,规划、产业政策等不完善、不清晰,要素资源价格和供给方式不透明、不可及,行业准入存在“玻璃门”、“隐性门槛”,招商引资工作中引资条件与当地投资政策、建设要求不衔接,导致“新官不理旧账”、“新官乱改旧账”、不按合同办事、轻诺寡信等影响投资信心和预期的问题。
专项行动还将治理行政审批“堵点”。深入查找和纠正实际工作中违规增加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前置要件、证明材料,审批效率低下,不同部门审批标准、要求不一致,违背项目单位意愿和违反项目前期工作规律及客观实际、僵化套用“审批流程”、强行要求项目单位对有关审批事项先办、后办、代办、等待一起办等,设置所谓“审批前期服务环节”、对实质审查“体外循环”、对审批时间弄虚作假,强制指定中介服务机构、强制收费增加企业负担等问题。
国家发改委称,此项工作按两个层面推进:国家层面,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各有关部门,对现行投资审批事项相关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地方层面,由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参照国家层面做法,对省、市、县三级实施的审批事项进行全面审查和清理。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胡喆)今后,国产计算机操作系统里的“冰麒麟”和“火麒麟”将成为“一家人”。记者从中国电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