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观察
□湖南戴先任
“如需香咽的顾客请加wei信”“要香火因的下单备注”“送yan上门不额外收费”……近日,多个外卖平台的商家利用各种暗语、谐音(“香咽”“香火因”“yan”都是暗指“香烟”)向未成年人售烟,引发舆论关注。(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19版)
碰到“天王盖地虎”,会忍不住回一句“宝塔镇河妖”。令人想不到的是,如今,在外卖平台上,居然也出现了暗语。
国家有相关规定,不准商家线上售卖香烟,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7条也明文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一些不良商家却脑洞大开,为了规避平台的审核,利用暗语进行“隐蔽”交易,对于购买者,从不过问年龄。如此向未成年人“花式”售烟,造成管理部门取证难、处罚难。据了解,一些商家用“暗语”兜售的不仅是香烟,还有不少禁售物品。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违规经营的庇护所。外卖平台和监管部门,都应尽快练就火眼金睛,戳穿这些暗语。
对平台来说,要识别不法商家的这些伎俩,并非无计可施。如:平台可利用数据算法屏蔽关键词和相关图片;同时,加强人工审核力度。有些商家会将香烟改为“冲上云霄”“吞云吐雾”“神仙草”等具有迷惑性的名字,通过大数据进行监管,仍难免会有漏网之鱼,但如果进行人工审核,就不难发现其中“玄机”。
此外,平台应配合有关部门,对网上销售香烟的商户及时清理“门户”,加大处罚力度,让无良商家付出应有代价,尽力把烟草与未成年人隔绝开来。
新闻推荐
2019年12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以被告人穆建军为首的恶势力团伙强迫交易、受贿、非国家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