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日报12月2日报道众所周知,蚊子是疾病的传播者,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以物治物、以毒攻毒的科学研究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类蚊子身上。
早在5年前,我国科学家就曾晒出研究成果:一种从海南岛蚊子身上找到的M1天然病毒,M1病毒可以将大鼠身上的胶质瘤溶解掉,也就是说,这种病毒可以杀死老鼠的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的细胞。基于这种病毒制备的新型溶瘤病毒有望成为新一代抗癌利器。
随后,课题组从近70种癌细胞中筛选出12种常见的癌细胞,包括全球病发率最高的肝癌、肠癌、膀胱癌、脑癌,以及胶质瘤和广东地区高发的鼻咽癌等进行实验。实验发现,M1病毒对体外培养的部分人类癌症细胞,抑制率高达90%;对肿瘤模型小鼠体内的癌细胞,抑制率达50%—60%。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科学家发现了通过疟原虫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多由蚊子传播给人类的疟疾,有望成为癌症治疗的新方法。
(张景阳)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京12月3日电(记者赵久龙)记者3日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这个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18.9万个自然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