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训晶
那天整理放杂物的柜子,翻出一台旧录音机。打开一看,还锃亮锃亮的。我找到一盘磁带,插上电源一放,竟然声音清晰,转动正常。
要说这台录音机,可有些来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解放了很多老影片,还允许一些港澳台音乐进入大陆。邓丽君的歌风靡全中国,听她的歌成了一种时尚和前卫。那时我结婚不久,想买台录音机,但经济很拮据。想了很久很久,也攒了很久的钱,终于可以买一台录音机了。那时,录音机被人们买疯了,还成了稀缺物,我们小地方是不容易买到的。
后来,姐姐出差到杭州,写信告诉我杭州有录音机卖,问我要不要。我和老公一商量,当即决定:机会难得,买吧!
这台录音机售价260元,要知道我们那时的月薪只有40多元,买录音机意味着要花去我们一个人差不多半年的工资。那些我们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吸引了我们,最终还是咬牙买下了这台录音机。
录音机拿回来,我们舍不得去买很贵的原声磁带,就买白磁带去别人那里录歌。邓丽君们的歌以及港台味太浓的歌当时我们都觉得听不太清楚,老公就去借原声磁带的歌单,把歌词抄下来放进磁带盒里。我们对着歌单听歌,终于听明白了人家唱的是什么。
老公抄歌单的干劲真大。有一天晚上半夜了,我醒来还看见他在灯下抄写。他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抄写的字非常工整,排列得很整齐,就像是磁带里的原歌单一样。
那天翻出录音机时,也把老公抄写的歌单找出来了。他自己看到都笑了半天:“为什么那时做这些闲事干劲这么大?”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年轻,更是因为我们对那些充满个性情感的歌曲的喜爱。
有了录音机,我们不光听歌,还跟女儿录音。女儿从小就喜欢唱歌,我们让她唱,悄悄跟她录下来。她哭的时候,我们就放给她听,她听着听着就笑了。就这样,我把她唱的歌、念的童谣、背的唐诗都录了下来。没多久,她自己就会放录音机了,那胖乎乎的小手常常熟练地在键上按来按去。可是,有一次她把自己的录音带放进去,竟卡带了,最后无论我们怎么小心翼翼地取,还是把带子弄坏了,觉得很是可惜。
上世纪90年代,跳交谊舞特别时兴。老公单位有一个很大的坝子,单位里很多年轻人,他们都特别喜欢跳舞。夏天晚上凉风习习,我们把录音机拿出来,把邓丽君的歌一放,年轻人就纷纷潇洒地跳起来,一曲接一曲,不知疲倦地跳着;冬天更要跳舞,冷风阵阵寒意浓,大家跳得满头大汗方才罢休。一到晚上电视都没有人看了,大家都跳舞,那应该是如今广场舞的“前身”。那些年,我们的录音机可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电视机、手机……越来越多的可视可听产品接续进入了我们生活中。我家从18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一直换到65英寸的大平板,如今的电视机都自带录音、录像、点看、回放等功能,想听谁的歌曲,想看谁的电影电视,只需对着遥控板进行语音操作,所需节目就出来了。现在大屏智能手机也不稀罕,几乎人手一部,拿个手机,戴上耳塞,边走边听歌曲,又时尚又耍酷。录音机早已不再时兴了,它渐行渐远,离开了大家的视线。今天再看见它,我一面擦拭着它身上的灰尘,一面想起那些往事,不由得感叹连连:仅仅三四十年的时光,中国就发展得这么快,祖国日新月异飞速前进,我们真的赶上了美好的时代。
新闻推荐
民忧暖民心⑩1.市民来电反映,莫家庄村201号对过整条道路卫生脏乱差一直无人清理,要求清理。大街街道反馈:社区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