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初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是13个显著优势之一。四中全会这个表述,既表明了我国的人才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也表明了人才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做好人才工作有哪些新要求?
第一,要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深入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动能,是国家治理体系中需要优先关注的重点领域,人才治理效能在国家治理能力中具有重要位置。我们需要进一步把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放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统筹深入推进,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一套更加成熟、定型、完善、巩固的制度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宽松有序的制度环境,最大限度激发释放人才活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上来。
第二,要在强化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当前,我国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阶段。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性扭转,给经济优化升级带来了不少困难。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要靠人才做基础,靠人才做引领。新时代,我们在人才工作中要研究好人才发展规划,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方式更符合创新发展的需要,推进人才队伍规模、素质、结构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第三,要更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近几年,国内一些城市在依靠市场评价体系吸引人才方面做了不少有益尝试。2017年以来,我国很多城市先后推出了人才新政,引发了各地某种形式的人才竞争,这个人才竞争还在不断升温,这种现象既体现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暴露出各地一些引才层次、引才政策有同质化的现象,以及一味地拼财力、拼奖励、拼优惠等问题。如何在人才工作中更加突出市场导向,更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更好激发市场的内生驱动力?这些问题还需要各地进一步解决。
第四,要在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下加快人才国际化进程。当前,国际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倾向有所抬头,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趋势在加剧。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首先是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在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下,在我国积极推动新一轮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在目标定位、制度环境、政策支持、强化服务等各方面更有力地扩大人才开放,而不仅仅是人才引进,以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提升我国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全球治理的能力,加快人才国际化进程。
第五,要在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研究建立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体系。我们国家的人才理论和制度是独具特色的,具有很强烈的历史传承、文化积淀和中国实践。我国逐步形成的科学人才观、人才强国战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等等,都是在弘扬文化传承、继承优良传统,广泛吸收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人才理论与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理论有密切的联系,但更有明显的不同,这套理论及其实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承认。我们有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同时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才思想传统,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才实验,我们完全有信心建立优于发达国家,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制度理论体系。
(作者: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
新闻推荐
海神的肖像:渔民画考察手册》盛文强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盛文强东海之中,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碧色岛屿。那些绿是包裹在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