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土绒
深圳一所中学的校运会上,初二某班的学生方阵打出一条横幅“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这个横幅让人哑然失笑,但这笑声却显得有点苦涩,正如有媒体所说的,“令人捧腹的忧伤”。
关于家庭教育的段子此起彼伏,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事实上,谁也不能置身事外。学习之所以使“我妈”快乐,只是因为妈妈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而已。假如爸爸主导孩子教育的话,段子也同样成立。因此,与其说“学习使我妈快乐”,不如说,当下家长和孩子在学习上的关系太紧张了。
学习,固然有“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学,但也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乐学。父母对待孩子,既有孟母三迁的美谈,也有孔子劝学的温情。这样的教育互动,令人称羡。但是,到了今天,孩子们却说:学习使我妈快乐——言下之意,“我”快乐吗?恐怕不。
家长和子女本是最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现在似乎却因为学习而有了撕裂的迹象。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有成人和孩子之间的认知差异,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生活经历的差异,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父母和子女之间,有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在亲子互动中,并不存在一个简单易行的“模板”,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合适的“度”。要关注孩子,但也不能事事替他们做主;要适当放手,却也不能放任不管;要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帮助孩子,但也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
没错,亲子沟通是一门学问。一旦哪里出了问题,亲子之间的裂痕便会产生。那些用“学习使我妈快乐”来表达抗议的孩子们,很可能是受到了过多关注,因而压力过大。相反,如果不关注孩子,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气质,并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模式。因此,学习这件重要的事,怎样使得全家人都快乐,需要全家人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去探索。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基于爱的命题。
新闻推荐
线上吸引年轻人 线下凝聚老年人二七新村建起“云端社区”服务居民
作为政府行政的“最后一公里”,街道办事处一直以来承担着政策落地、为民服务等重任。但作为最基层的治理单元——街道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