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居住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82岁的郑天峰说,他最欣赏“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名言,并一生以此自勉。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他有着一颗年轻的心,走在时尚前沿,畅达更精彩、幸福的晚年。
学电脑 畅意书写人生
2006年,70岁的郑天峰不听 “年龄大了,用不了手机”的论调,购置了手机,开创了当地老人用手机的先河,引来了老同事们的羡慕和效仿。从中学教师岗位上退休的郑天峰从小就有一个“作家梦”,“工作时无暇顾及,到老来得到重温,时有灵感所致,写写文章,发发稿件。不管发表与否,只为抒发心志,锻炼大脑。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报刊需要电子稿件,郑天峰与时俱进,于2007年购置了电脑,通过耐心地请教学习,他很快掌握了打字、发邮件、写博客、浏览书报、网上购物。每年发出的稿件一二百篇,其中大部分可以被报刊选用。 2017年,郑天峰汇集、筛选了这些在报刊发表过的作品百余篇,出版了《半世情缘》散文集。
2016年,手机进行着更新换代,神秘的智能手机令郑天峰心生向往,但又不敢问津。 “后来在儿孙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也换上了智能手机。在儿媳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基本技能,微信、视频、网上购物等操作很快就会了,其中网上购物真是既便利快捷,又经济实惠。 ”
学摄影 为老人定格瞬间
除了玩智能手机和电脑,摄影也是郑天峰退休后的一大爱好。 2008年,郑天峰的一篇稿件被国家计生委主办的 《人生》杂志录用,杂志编辑要一张他的生活照。当时郑天峰住在农村,“因家中没有相机,还专门跑到县城去拍照,引来不少麻烦。事后我就购置了一台佳能数码相机,操作简单,运用快捷,影像效果好”。此后,家中的小孩、村中的老人都成了郑天峰镜头捕捉的对象。据介绍,从2010到2013年,郑天峰分三批免费为村中七十岁以上长者拍照,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
玩微信 寻得晚年真爱
值得一提的是,郑天峰不仅通过学习智能手机让生活充满趣味和便捷,更在网络上寻到了晚年真爱。郑天峰照顾患脑血栓又发展成植物人的老伴七年。老伴寿终正寝之后,2016年,他在报上发布了一则征婚信息。现在的老伴王女士给他打来电话,两人先建立了微信联系,通过微信上的交谈了解,两人相爱了。郑天峰也搬到了老伴所在的城市佳木斯,两人相处至今相敬如宾,幸福美满,成为众亲友口中的一段黄昏恋佳话。
郑天峰说,自己虽82岁,但仪表阳光、姿态端庄、服饰时尚,看到他将生活照发到朋友圈,早年的学生纷纷点赞“老师还是帅哥一枚”。 崔佳佳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魏玉坤)记者12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程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年底前基本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