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举办的第五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有了新“头衔”——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暨2019第五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展演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文汇报社共同主办,将于11月29日-12月5日在长江剧场举办。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自2015年创办以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先后收到共18个剧种200个剧目申报,经过专家的论证和遴选,已经上演了35台有思想、有温度的小剧场戏曲作品。业界讨论的焦点也从“什么样的作品是小剧场戏曲”转变为“小剧场戏曲能为传统戏曲、为观众带来什么”。今年,专家们遴选出的京、昆、越、滇、绍、豫、花灯、高甲、黄梅戏等9部实验性戏曲作品,将在长江剧场红匣子、黑匣子陆续登场。
据悉,本次展演活动共收到申报剧目37部,涉及19个剧种。
最终进入展演的剧目将包括京剧《赤与敖》、昆剧《桃花人面》、越剧《宴祭》、实验京剧《回身》、多剧种《故人心》《四美离歌》、高甲戏《阿搭嫂》、黄梅戏《薛郎归》、绍剧《灿烂八戒》等近年来新创或改编的作品。越剧《宴祭》
实验京剧《回身》李佳麒独角戏剧照
多剧种《故人心》
高甲戏《阿搭嫂》剧照
绍剧《灿烂八戒》
《四美离歌》
黄梅戏《薛郎归》
昆剧《桃花人面》
本届展演涉及了不同剧种和剧团,各自在题材改编、观演模式、艺术表达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相比于往年,今年参演的9部作品更符合观众对于“小剧场戏曲”的预期。这些作品凸显了当代戏曲人踏实纯粹的艺术思考与实践,为戏曲艺术继续输送“新鲜空气”。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表示,小剧场戏曲就像是实验“黑匣子”,让热爱戏曲的人将自己的创意呈现,同时它也是一面多棱镜,能帮助戏曲人看到各年龄段、各类型观众对于作品的直观反应,找准本剧种在新时代的定位,走出一条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今年首届小剧场戏曲展演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所属的长江剧场举办,这个被列入“演艺大世界——人民广场剧场群”的演出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软实力”。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位于人民广场剧场群的核心,从历史渊源来说,它从解放初期就一直是戏曲艺术展示的“重镇”。
在12月6日计划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将与院团主创共同探讨未来小剧场戏曲的发展潜力。
此前,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已被认为是创作、探索、展演的重要平台之一。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非常看好小剧场戏曲,他认为,小剧场戏曲在尊重戏曲文化品格的基础上,致力于鼓励年轻戏曲人创作风格多样、形式活泼的戏曲作品,从而拉近戏曲与当今观众的距离,也让更多的戏曲新人找到了展示他们才华的舞台。
谷好好表示,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已经成为全国戏曲人才与佳作呈现的码头,为青年艺术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舞台,一批致力于戏曲艺术开拓创新的戏曲作品亮相,也让一些鲜为人知的地方戏被观众了解。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更将立足上海、联动长三角、面向全国,力推优秀作品从上海走向全国,乃至国际舞台。
“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审美、不断创新探索没有标准答案,更不会是“完成时”。
附: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暨第五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剧目介绍
2019/11/29 越剧《宴祭》
2019/11/30 多剧种《故人心》
2019/11/30 实验京剧《回身》
2019/12/1 高甲戏《阿搭嫂》
2019/12/2 绍剧《灿烂八戒》
2019/12/3 多剧种《四美离歌》
2019/12/4 京剧《赤与敖》
2019/12/5 昆剧《桃花人面》
2019/12/5 黄梅戏《薛郎归》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宋晓娜通讯员顾凡)为进一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