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近段时间,随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推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围绕垃圾分类衍生出的新服务、新产品也成为热点,催生了“垃圾分类师”这一新兴职业。线上接单、上门代收、代为分类……一名勤奋的垃圾分类师,收入颇为可观,也激发起人们对新兴职业群体的好奇。
除了垃圾分类师之外,近年来社会上涌现出不少新兴职业,如食品造型师、创客指导师、旅游体验师、健康管理师,等等。新职业彰显了人们日益丰富多样的生活,更折射出社会发展的新活力。新职业的出现与发展,得益于新经济的培育和壮大,也是我国职业变迁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大批新职业应运而生,立基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年轻一代来说,更多的职业类型,让他们在发展空间上有了多元选择,得以在个人兴趣与成长发展之间找到结合点。就此而言,新职业不仅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也应看到,新职业的“新”不只是因为它是新近诞生的职业类型,也在于其发展尚不成熟。总体看,不少新职业的成长基础仍比较薄弱,迫切需要以健全的法律来保障其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加强立法,用完善的法律引领、推动新职业的发展;依靠法律,尽力破除阻碍新职业发展的各种羁绊,确保让健康向上的新职业有发展空间。
新产业快速发展,新职业需求也在扩大,而当前人才供给存在一定缺口。比如,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约为600万人,目前实际从业人员只有30多万人。同时要看到,一个新职业的孕育、发展、壮大,离不开专业教育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建立覆盖广泛的培训机制,将更加有助于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新职业,既要保护鼓励,也要强化引导、加强监管。为此,相关部门应该理性引导、依法监管,既坚持包容审慎,为新职业留出成长空间,又要严格制定行业规范和准入标准,用科学标尺、规范体系为新职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这是一个人人有梦、人人圆梦的好时代,各相关部门持续完善法律、加强理性引导,将更好推动从业者踏实勤勉地为理想奋斗,在新职业发展中迸发出充沛活力。
新闻推荐
从市场、产能到供给,处处可见中国身影 全球价值链中国之环不可或缺
新华社记者樊宇供应链优势、市场粘力、开放红利……在近日结束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上,与会人士感叹中国机遇“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