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账户是用于企业之间资金往来的。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有人在网上公开兜售对公账户,一套包含营业执照、公司印章、银行预留手机卡、银行卡等完整企业对公账户材料的“八件套”,售价6000元至上万元不等。
花钱买对公账户的是一些什么人?其目的何在?
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曝对公账户被用于转移赃款
今年3月,福建漳州市民蔡某接到自称“网络贷款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以为其办理贷款为由,骗取蔡某3.6万元。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诈骗分子得手后,迅速将资金转入多个对公账户,这些账户分别属于广州、青岛的多家公司。
“要查明开户企业及法人信息、资金流向,需要到开户行查询,而诈骗分子使用的企业对公账户分布于多个省份,查明相关信息及资金流向,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办案民警告诉记者。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消息,今年以来,针对大量企业对公账户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公安部组织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严厉打击买卖企业对公账户违法犯罪活动。
犯罪团伙招募在校生、务工人员滥开对公账户售卖
原本用于企业资金往来的对公账户却大量在网上出售。记者在网上搜索“对公账户购买”字样,跳出大量售卖信息,售价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记者询问有些卖家这些银行卡是谁开设的?会不会被开卡人挂失后将钱取走?多名卖家表示,他们做的是长线生意,不少是老客户,开卡人身份和住址他们都清楚,万一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会负责找开卡人把钱拿回来。
记者采访了解到,涉案对公账户所对应的公司不少是空壳公司,有的登记住址不存在,有的除了作为资金转移通道外没有任何其他交易往来。
公安部今年4月破获的特大贩卖银行卡和企业对公账户案件中,犯罪团伙通过互联网发布广告,大肆招募在校学生、城市务工人员等到各银行开办银行卡和企业对公账户。
加强信用惩戒防范个人转卖账户牟利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记者从法院采访了解到,情节严重的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多地公安民警建议,应结合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联合公安、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打击治理行动,重点整治企业多头开户、乱开账户、出租、出借、出售账户等行为。要加大对个人提供虚假信息申领营业执照、开设企业银行账户后转卖牟利行为打击、联合惩戒力度。除了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外,还应加强信用惩戒,让贪图小便宜用个人身份去申领营业执照、办理对公账户后转卖牟利的人员寸步难行。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新疆快递从业人员可评职称 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加强专业人才建设
本报讯(记者吴铎思)在新疆,快递员也能评职称了。近日新疆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快递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实施方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