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了最新版各国申请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其中涉及自然遗产项目的总计有18项。对于中国来说,最明显的变化是新增了3处申遗点: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贵州三叠纪化石遗址群和贵州黄果树风景名胜区。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高原,是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提名地“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位于广袤沙漠的中部。密集分布的高大沙山之间,静卧着144个内陆湖泊。世界上最高的固定沙丘必鲁图峰屹立其中,形成了独特而壮美的沙漠景观。“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以世界自然遗产第(Ⅶ)、(Ⅷ)标准上报至世界遗产中心。除了独特的美学特征之外,该项目展示了不同的沙漠演化阶段和类型,在科学和保护上均有重大意义。
另一个提名地“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由4个提名地片区组成,分别是盘县动物群、兴义动物群—乌沙、兴义动物群—顶效和关岭生物群,以世界自然遗产标准(viii)上报至世界遗产中心。三叠纪大约距今2.5亿年前,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后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当时的贵州还是一片海洋。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拥有超过41种海洋爬行动物的化石以及大量的海百合类、鱼类、菊石、双壳类等化石,展现了从中三叠世浅海生态环境至晚三叠世较深海环境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
此外,黄果树景区以(Ⅴ)(Ⅶ)(Ⅷ)标准,拟申请文化和自然双遗产。陈雨兵
新闻推荐
新华社太原11月19日电11月19日下午,山西平遥峰岩煤焦集团二亩沟煤业有限公司“11·18”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成立,并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