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首例大病众筹案宣判具有样本意义

来源:济南日报 2019-11-19 11:25   https://www.yybnet.net/

□汪昌莲

据11月18日《光明日报》报道,日前,全国首例因网络个人大病求助引发的诉讼纠纷落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筹款发起人莫先生隐瞒名下财产和其他社会救助,并将筹集款项挪作他用,构成违约,判令莫先生全额返还筹款15万余元并支付相应利息。至此,这起备受关注的网上求助纠纷告一段落。但是,该案背后所暴露出的网上大病求助真实性、合法性问题,却值得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募捐异军突起,成为民间公益慈善新的阵营。相比传统的募捐方式,网络募捐门槛低、传播快、影响大、互动强、效率高,使善款畅通无阻,让募捐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助,感受到爱心的温暖和慈善的力量。比如,网络大病众筹,使成千上万贫困患者受益。然而,网络众筹骗捐等负面新闻不断,引起了网友及爱心人士的广泛质疑,吐槽声不绝于耳。如此语境下,一名男子因隐瞒财产、挪用筹款,被法院判定全额返还筹款,显然具有样本意义。

根据《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慈善信息公开应当真实、完整、及时,不得有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如果平台没有尽到审核责任,发布了虚假众筹项目,就须承担连带责任。同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向上网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否则,有可能承担相关连带或次要责任。

对照上述规定,“水滴筹”等作为第三方网络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和众筹平台,理应为这个众筹项目承担审核责任,确保众筹者信息真实可靠。问题是,男子隐瞒名下财产和其他社会救助,是一种典型的骗捐行为,但仍然取得筹款,表明“水滴筹”平台未尽到审核和监督义务,理应受到相应处罚,直至取消其众筹平台资格。

必须承认,网络众筹的风生水起,说明这种慈善形式在社会有一定的市场,也说明了公益机构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一种缺失。换言之,网络众筹平台,是民间公益和慈善事业的一种有益探索和补充,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需要政府以包容的心态给予它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从立法、行政等多个角度,加强对网络众筹平台的规范,使之趋利避害,真正为民行善。然而,近年来,由个人众筹引发的负面新闻频频见诸媒体,损害了网络众筹平台的公信力。

可见,首例大病众筹案宣判,更须根治网络募捐病灶。网络众筹相关的立法,可以更加规范和完备,让网络众筹的阵地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更加有力。同时,对网络众筹的主体资格设定必要的门槛,给予合乎条件的、必要的网络众筹主体地位,对参与网络众筹的行为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定性。再者,不管是网络众筹主体,还是受助对象,均要公开善款使用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只有网络众筹安全可靠,真正让受助对象获益,才能广泛传播公益慈善理念,营造人人关爱、人人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使网络众筹成为大众的普遍情怀。

新闻推荐

奇妙的数学

在数学课上,我们的数学吴老师在讲解平面图形——圆环的面积这个知识点时,指出圆环的面积=π(R2-r2),这时,班里的大学霸倪雨希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首例大病众筹案宣判具有样本意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