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街道,银杏叶、梧桐树、红枫……泛黄变红,老建筑的屋顶挂满落叶,明媚的暖阳穿透缝隙形成斑驳的光影。现在,不少游人对于初冬的探索已从落叶景观开始,自从上海在特定季节开启落叶不扫,众多网红路被挖掘出来,并开始被全国各地借鉴。(据11月12日《广州日报》)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落叶自古以来就是诗人眼中的一道风景,更是他们笔下的斑斓画卷。不是吗,在西风渐紧的初冬,金黄的银杏叶、火红的枫叶、斑驳的法桐叶等构成了这个时节的“姹紫嫣红”、万千气象,“天人合一”的景致自然也引得人们在铺满落叶的地方捕捉岁月的恩赐,定格人生片段的美丽。
也正是如此,让落叶成景成为越来越多城市不约而同的选择,让广大市民在落叶飘飞时拍下“碧云天、黄叶地”的美景,留下“一岁一枯荣”的时光之韵,打捞起属于这个城市的乡愁记忆,这不仅体现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更凸显了城市管理的匠心和智慧,也在官民中实现了一次良好的互动。
城市不仅仅是人们聚集生存的场所,更是一个有精神、有温度、有灵魂、有情怀的栖居之地,而留住落叶的美丽毫无疑问就是让城市增添诗意和美好的一条路径。其实,早在16年前,上海就推出落叶景观道保洁试点,徐汇区也因此成了秋冬时节上海最美的一个地方;前年,杭州苏堤、白堤、南山路等15条道路白天将不再清扫落叶,从而为众多名胜古迹增色不少;而今年,国内许多地市的落叶大道也成为网红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的青睐……
在落叶飘飞中感受岁月的变迁,四季的轮换,体味城市生态和谐之美,给人们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无疑也是城市逐步成为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园的标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的直抒胸臆更是点出了落叶的“牺牲精神”。落叶虽然很渺小,但却能够在营造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情调韵味上发挥巨大的作用,让我们的城市摆脱水泥森林的怪圈,让城市的居民享受自然、体味乡愁,这何尝不是一种惬意呢?
不可否认,“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落叶之美也会无形之中增添城市管理的一些难题,也难免会给市民的生活带来点滴的不便,也可能会产生其他的问题,但只要城市管理者能围绕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去应对;只要市民们能够爱惜我们城市的环境,落叶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留住落叶的美丽也就不算一个问题了。
新闻推荐
11月17日,饶阳县大尹村镇北北岩村村民在温室大棚内摘西红柿。近年来,河北省饶阳县着眼京津冬季蔬菜市场,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