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不良资产交易大会暨第三届中国AMC发展国际金融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嘉宾围绕不良资产处置、企业债务风险、降低企业杠杆率等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不良资产大多是金融资源错配所致。在这个意义上,让不良资产进行交易是处置不良资产最根本的道路之一。不良资产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处置它,方向就是让它交易起来。我国处置不良资产的路径相对较多:首先是多了出售资产、归还债务的情况。我国资产配置结构可以通过交易来调整;其次,不良资产交易不是简单处置的问题,实际上应该是交易问题。不良资产交易可能比资产管理公司静态处置更有潜力。总之,我国不良资产处置腾挪空间很大。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张向东认为当前处置不良资产的业务模式正在升级。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萌芽,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速向传统行业渗透,对不良资产市场也产生巨大影响。过去 “尽调拍胸脯”“定价拍脑袋”的粗放业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应从打包、打折、打官司“三打”向重组、重整、重构“三重”模式转变,推进挖掘和提升资产价格。
控制不良资产生成,关键要控制好杠杆率。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财政处处长关鹏表示,目前,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仍不低,要继续坚持结构性去杠杆总体思路。在宏观上,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在发展中逐步消化杠杆率;策略上,有序渐进去杠杆,先遏制杠杆率过快上升的势头,把增量控制住,再逐步推动杠杆率绝对水平的下降;结构上,优化杠杆分布,区别对待企业去杠杆,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债务期限结构等,做到有扶有控。
过去10年间,随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管非金融企业债务增速仍高于名义GDP增速,但两者的差距在逐步收敛,要多措并举防范化解企业部门债务风险。要更加重视发展型去杠杆手段,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和内源性融资能力。采取包括市场化债转股、多渠道补充企业资本金、兼并重组、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盘活存量资产、优化企业债务结构等发展型手段,在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同时,夯实企业资本实力,降低对债务性融资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降低过度负债风险。 据《经济日报》
新闻推荐
新华社广州11月7日电(记者周颖)“双十一”到来前夕,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7日通报,近五年来广州地区网购纠纷案中,接近一半涉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