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吴桥杂技:乡村小院里的传承与坚守

来源:铜都晨刊 2019-11-08 10:39   https://www.yybnet.net/

在河北省吴桥县铁城镇张松村杂技小院,60多岁的杂技老艺人何书胜正带领着十几个徒弟收看电视转播,老人家不时望望院子里堆放的杂技道具,和记者说起当年师父带领自己去石家庄观看杂技节的场景。

“吴桥是著名的杂技之乡,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经过了32年,早已成了吴桥的名片。”何书胜说,“可杂技节从没在吴桥办过,我作为吴桥人希望它能‘回家’,今天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何书胜是杂技节的“铁杆粉丝”,也是眼前这座杂技小院的“院长”。何家世代表演杂技,到他孙子这辈已经是第八代了。据何书胜介绍,他从四五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学习走钢丝、骑独轮车,20多岁时开始组班子带徒弟,和弟弟、妹妹一起租马戏大棚表演杂技。1983年,何书胜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杂技团,在全国各地进行演出。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间杂技团逐渐走下坡路。招徒弟难,演出也难,而且民间团体大多是家族式的技艺传授,教学、管理和节目创新都很难有所突破。”何书胜说,再难也要坚持,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不能丢。

之后的十几年里,何书胜每到一处都会去请教当地有名的杂技演员,把他们的演出录像要过来反复琢磨,想方设法用新元素“包装”传统技艺。在他看来,创新也是一种坚守。

几年前,何书胜和在舞蹈学院当老师的朋友一拍即合,想到用舞蹈来增强杂技观赏性的办法。他们将悦耳的《泉水响叮当》和流行的舞蹈元素巧妙融合到传统的“十样杂耍”中,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从那之后,来何书胜的杂技小院联络演出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杂技不仅是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在何书胜看来,杂技是吴桥的文化瑰宝,老艺人是吴桥杂技的魂,年轻人则是杂技艺术的未来,杂技的传承不单单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杂技精神和文化根脉的延续。

何书胜在发展杂技小院的同时,时刻关注着当地杂技老演员的晚年生活,他说:“老先生把手艺传给我们,我们就得对他们负责,让他们放心。”

在何书胜看来,杂技团不仅仅是一个演出团体,更像自己和徒弟们的“家”。他的徒弟中有很多都是家庭困难的孩子,有的还是孤儿。几十年里,他一边给徒弟们传授养家糊口的技艺,一边言传身教,教导他们做人。徒弟们到了适婚年龄,他还会热心地帮忙张罗孩子们的婚事,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成功为三个徒弟举办了婚礼,俨然是一位好“父亲”。

作为杂技团的团长,何书胜不担心徒弟们“自立门户”,还经常鼓励学有所成的徒弟出去闯事业,成立自己的演出团队,让他们学会独立经营管理。何书胜说:“我们终有老的时候,有一天演不动了怎么办?年轻人才是杂技传承的希望。”

现如今,何书胜的杂技团演员超过了100人,常年承接全国各种演出任务,带动着周边村子的杂技事业也红火了起来。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这里有个杂技小院,农闲的时候,只要一听到锣鼓声,准会有人来到这里,看何书胜的徒弟们表演魔术、狮子舞、气功绝活。时间长了,有些心细的观众还能学到几手小魔术,回家表演给孩子们看。

“我从小就在这个院子里练习,不敢也不想改变这里的一切,这既是传承,也是对过去的纪念,我想让更多人了解民间杂技演员的生活。”何书胜说。

新华社石家庄11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冯维健、王民

新闻推荐

储户存款被转走 银行被判担全责

2007年5月9日,储户王良(化名)在中国建设银行(广东)东莞石龙支行开立银行卡及存折。王良于2015年3月20日早上在家里收到手机短...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我国正式启动研发2019-11-08 10:22
评论:(吴桥杂技:乡村小院里的传承与坚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