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我们需要直面“防艾”教育 自由谈

来源:济宁晚报 2019-11-08 10:1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评论员扈宏毅

全国艾滋病检测数据显示,青少年已经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重点人群。江苏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所所长介绍,近几年从15至24岁这个年龄段,江苏的艾滋病报告病例数基本上在700例左右。某高校宋晓周老师表示,艾滋病的防治应该从小去防治,性教育应该从青春期就开始,而不是到了高校以后补上这一课。

早有调查数据表明,在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5至29岁的人群占比最大。而在目前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和特效预防疫苗的情况下,加强性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知识,让学生们完整地了解艾滋病知识,是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最好“疫苗”。

尽管对中小学生开展性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不过一旦落实到行动上,可以看出人们还是有些为难。家长们普遍觉得很难跟孩子沟通这个话题,性教育应该由学校承担,而学校呢,一方面缺乏适合中小学生的优秀教材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不少老师同样觉得难以启齿,有的学校干脆把相关教材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还有的在校园里安装了安全套发放机,认为这就是为学生的健康提供了保障。这些现象,使得孩子要么对如何“防艾”等性知识仍一无所知,要么从网络或同龄人那里获得杂乱信息,而这些信息中,极有可能夹带着不良成分,容易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退一步说,身为成年人,家长和老师对艾滋病是否具有正确的认识呢?他们对于性教育的能力如何呢?这些还是未竟之问。因为不了解,很多成年人“谈艾色变”,但这又让人觉得矛盾,既然人们对艾滋病有难以消除的恐惧心理,为什么却又如此忽视孩子的“防艾教育”?如果没有可靠的性教育渠道,那么预防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又如何谈起呢?

在性教育过程中,在防艾的艰巨任务中,人们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会建立正确的两性关系,接受专业的性知识和防艾教育,意识到性行为会对自身产生的负面影响,才是无可替代的自我保护方式。由于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中国的性教育远不如西方国家来得坦然,我们一方面不能照搬西方的性教育模式,但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俱进,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对待性教育和艾滋病,逐步改变旧观念。这其中的努力,不应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也是家长和全社会的责任。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变化,适时进行沟通、给予引导,并在处理两性关系方面以身作则,打造温馨健康的家庭环境;而政府和媒体也要有效净化信息空间,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所谓性健康教育,最终是为了引导青少年自觉地选择健康之路,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性教育如此重要,根本容不得我们回避,只有直面它,才能为青少年构筑最有效的安全防线。

新闻推荐

延安市前三季度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14604人捧上“新饭碗”

本报讯(记者杜音樵)近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604人,全市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我们需要直面“防艾”教育 自由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