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构建“1+X”司法保护工作机制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为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法院构建了“1+X”司法保护工作机制。
什么是“1+X”工作机制?重庆市高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法院每年审理的80余万件案件中,民营企业涉诉案件占据“半壁江山”。2017年12月,重庆市高法院与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制定《关于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16条司法保护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重庆市高法院总结出“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机制。“1”就是“16条”。“X”就是以“1”为中心开展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建立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回应性、具体性的“X”工作机制。
经过努力,目前,全市法院在司法服务、纠纷解决、保障落实3个方面基本落实了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三级法院与各级工商联的常态化联络、工商联反映案件情况的规范办理、司法保护白皮书和法律风险提示书“两书”、商事纠纷案件诉调对接等纠纷多元解决、民营企业救治和退出、互联网时代商事争议解决、民营经济司法保护督查、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9项机制,形成了“1+9”制度体系。
“这些机制还在不断健全完善中,可操作、可落地的民营经济司法保护体系已基本形成。”该负责人举例说,比如,重庆市高法院与重庆市工商联建立的商事案件诉调对接机制,各法院均通过委派调解、委托调解等形式,将调解贯穿于涉民营企业商事诉讼各环节。部分法院聘请商会、行业协会中的贤达人士担任特邀调解员,发挥专长优势,开展商事纠纷专业化调解。据统计,去年,全市法院开展涉民营企业纠纷案件诉调对接11243次。
又如互联网时代商事争议解决机制。据介绍,目前,重庆智慧法院建设初见成效,以易审、易诉、易解、易达四大平台和法智云中心为主体的智慧法院新生态初步形成,其中“易解”平台从创新纠纷协调机制出发,整合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调解资源,为老百姓解决矛盾纠纷提供“全流程”在线服务,也为涉民营企业的商事争议解决带来更便捷和高效的机制保障。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市高法院将结合司法实际和民营企业家需求,完善升级“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机制,提升司法保护质效。同时,还将针对审判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动调研,准确发现、梳理、分析民营企业发展特别是在诉讼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促进相关机制不断完善、司法水平不断提升。
黄乔
新闻推荐
我区政务服务推出延时服务、代办服务、自助服务等便民举措 暖心小窗口 优质大服务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通讯员曹源王阳摄影报道)到行政审批窗口下班时间了,还没排到自己怎么办?对于审批流程不熟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