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几位小学生在课外科学实验中发现,用一张打印照片就能轻松破解丰巢智能柜的“刷脸取件”系统,取出父母的快件。漏洞经媒体验证并曝光后,丰巢紧急下线了“刷脸取件”功能,并称只是进行了小范围测试,未导致用户损失。
“刷脸取件”漏洞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用户损失,值得庆幸。但目前,人脸识别功能被应用得如此广泛,移动支付、身份认证、交通执法、宾馆入住、小区门禁、校园管理……当各个领域都在大力引进人脸识别技术,类似漏洞是否会再次出现?这种担忧绝非多余。
对商业机构而言,提前布局“刷脸”应用,意味着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和更多的数据信息。出于对高科技的崇拜和跟上潮流的心理,普通人也很容易接受“刷脸”技术。实际上,“刷脸”在给人们带来更加方便快捷体验的同时,其安全性上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当人们使用密码和二维码支付时,持有的银行卡或手机“介质”,均可以更改变换,以确保资金安全;而“刷脸”支付,由于人脸等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一旦“丢脸”,便可能丢钱、丢“清白”,后患无穷。
有人认为,技术的问题应该用技术解决。丰巢被破解的“刷脸取件”系统应用的是2D人脸图像技术,安全级别不高;金融机构、微信、支付宝则采用了3D人脸识别技术,能够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但这恰恰说明,人脸识别技术并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主要是企业自定标准。现实中,不同企业的安全状况、安全水平并不统一,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有意愿去用技术解决“技术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急于推广“刷脸”技术,只会带来更多未知风险。
除了“丢脸”风险,“刷脸”及相关应用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也让人不寒而栗。今年9月开学季,有些高校引进生物识别系统进行校园管理和课堂监控,学生趴桌子、玩手机、讲话等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在案”。此举初衷虽好,却引来“把学生当成犯人”的质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希望学校“非常慎重地使用这些技术软件”。在笔者看来,滥用“刷脸”技术侵犯个人隐私、对个人行为进行管控,是赤裸裸的“技术反噬”。
当然,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让技术应用于合法化的利益追求,使其在监管框架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已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专家倡导以“科技向善”理念引领人工智能领域全方位治理。技术无论如何新颖和实用,在可控状态下才能真正惠及大众、造福于民。 执笔:刘振
新闻推荐
21日,第三代杂交水稻在湖南衡阳市衡南县进行了首次公开测产。22日,专家测产组还到位于湘潭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另外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