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石家庄10月15日电(记者 杜一方 杨知润)一座装配式混凝土3D打印赵州桥日前在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落成,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10个国家的150余名学者出席了落成典礼。这座3D打印桥梁由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兼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马国伟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完成,按照赵州桥1:2缩尺打印后现场组装,单拱跨度18.04米,桥长28.1米。
赵州桥始建于隋朝,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被誉为“天下第一桥”。它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3D打印技术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运用可粘合材料来构造物体。混凝土3D打印是一种将水泥基复合材料逐层堆叠的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因其无模化、自动化、快速化和灵活化的建造优势在建筑、桥梁、基础设施等领域迅速兴起。
马国伟表示,混凝土3D打印技术为传统桥梁赋予了现代气息,实现了设计新型化、材料功能化、施工虚拟化、装配模块化和监测智能化。同时,还可运用于古建筑保护,精准恢复古建筑的残损、遗失部分。
新闻推荐
我国粮食库存实不实,能否保障市场供应?粮食质量是否可靠,能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随着对外开放加快,粮食进口增加,对粮食自给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