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科学接续保护守住生态红线

来源:左江日报 2019-10-12 08:39   https://www.yybnet.net/

1956年6月30日,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成为中国生态保护里程碑事件。

从历史文化名城肇庆市中心出发,驱车不到20公里,便来到鼎湖山脚下。走进这个占地1.7万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满目绿意,令人心旷神怡。峰顶云雾缭绕,山间湖水清澈见底,空气沁人心脾。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欧阳学军说,翻开世界植被图,会发现整条北回归线上的陆地,几乎是黄色,大部分被沙漠覆盖。然而,在中国华南地区,能见到大片绿色森林。这其中,以鼎湖山最为抢眼。

“鼎湖山保存了大片400年以上的季风常绿阔叶林。这片原始森林是重要的生态体系。因此它又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欧阳学军说。

从1956年成立至今,科学家、护林员们一代接着一代扎根于此,用科学的保护方式接续奋斗,倾力守护。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陈焕镛等一批植物学家在户外采集植物样本、搞科学调查时,发现了鼎湖山这块宝地,认为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应该保存自然植被,供科学研究之需。在陈焕镛等人推动下,1956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那时,以陈焕镛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意识到,为了新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重视自然保护。他们是自然保护区的开拓者。”在鼎湖山工作了37年的植物学家黄忠良说。

作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当时自然保护区发展模式不明朗、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历史背景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做了多项开拓性探索。

“比如探索实行分区管理,将保护区分为一般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考虑到当时周围老百姓烧柴的需要,允许他们在一般保护区捡一些枯枝落叶。但在重点保护区,则一草一木都不能动。”黄忠良说。

1980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又成为我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管理中,注入生物圈理念。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实施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守住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区界限的生态底线,以分区管理模式,守住保护与开发的“生命线”。

多年来,鼎湖山严控旅游开发,19年来没有再开发建设新的旅游设施;严控外来车辆进入,进入景区改乘环保电瓶车;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从而保证了鼎湖山一级空气、一级水质的环境质量。

近年来,鼎湖山的保护理念由过去的“看家护院”“严防死守”的保护,着重转向基于科研、监测、修复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其建设“森林样地”对动植物进行监测、科研的保护模式,在多地得到推广、复制。

如今,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得到保护。保护区内的植物种类约2400多种,野生高等植物达到2291种。在动物种类中,鸟类由过去的170多种增加到260种,兽类也达到41种。

“几十年来,鼎湖山守住生态红线,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少部分的旅游活动也能与自然保护区协调发展。起到了作为国家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的探索作用。”黄忠良表示。

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中国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2750个,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5%。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一大批自然保护区,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社广州10月10日电)

新闻推荐

高质量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本报讯10月11日,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和专项整治专题调度会召开。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刘涛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科学接续保护守住生态红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